鄭鵬點點頭說:“西域離長安太遠,而西域的情況太複雜,要是事事向朝廷稟報,很容易把事情複雜化,也會延誤有利時機,若是放權,又容易讓權力太集中,從而讓朝廷的約束力減低,這是一個死迴圈。”
古代沒電話電報,最方便可靠的方式就是騎快馬傳遞資訊,因人和馬都容易疲憊,每隔一段路就要設立休息、換人的地方,這是驛站的由來。
“是啊,皇上這次秘召為兄回長安,相信就是商量這件事。”郭子儀一臉驕傲地說。
如此重大的事找自己商量,這是皇上信任自己的表現,雖說回長安的路途遙遠,??但郭子儀一點也不感到累。
“不管怎樣,出門在外,人心隔肚皮,大哥萬事要小心。”鄭鵬提醒道。
郭子儀得到李隆基的信任和重用,對郭子儀來說是一件好事,至於楊基,鄭鵬跟他只限於工作方面的合作,可以說是泛泛之交,怎麼折騰都沒關係。
要是楊基沒有野心,忠於大唐,可以減少糾爭,也不用因內部消耗削減大唐的實力;
要是楊基有野心,義兄郭子儀也可以趁機上位,都沒有壞處,而李隆基也有足夠的底氣應對任何異動。
郭子儀點點頭說:“這個當然,對自家兄弟可以坦誠相待,至於外人,自然要多留幾個心眼。”
“那是,小心使得萬年船,對了,在那種地方,受苦了吧,想吃點什麼,我馬上讓下面的人去做,今天算是喜上加喜,我們兄弟一定要好好喝個痛快。“
榮升人父,又跟久別的結拜兄弟重逢,鄭鵬心情十分高興,平日不愛喝酒的他,決定好好喝上幾杯。
有一句歌詞說得好,人生於世上有幾個知己,跟二個志趣要投的朋友結為兄弟,一起喝花酒,一起高歌,一起買醉,一起上戰場,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那時多熱鬧,隨著功勳和興趣的不同,兄弟三人聚面的機會越來越少,鄭鵬的興趣是各種折騰,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推動大唐進步;崔希逸在不良人中的位置越來越重,隱隱有被培養成接班人的痕象,一年到頭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至於郭子儀,一心成為大將軍的他,奉命戍邊,見得更少。
幸好,兄弟三人的發展都不錯。
鄭鵬心裡暗樂,有一個位高權重、擁用神秘力量的二哥,有一個猶如戰神、做守邊大將的大哥,就算自己沒有李隆基的庇護,有人想欺負自己也得掂量一下。
一聽到吃飯,郭子儀馬上擺擺手說:“飯就先不吃了,剛回到長安就到你這裡,家都還沒有回呢,吃飯喝酒的事不急,難得回一次,沒這麼快走,有的時機會。”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為了讓在外帶兵的將領有顧慮,家眷都要安置在長安,名為照料,實為人質,這是自古以來的慣例,郭子儀也不例外,家人在出徵吐蕃時就已經安置在長安,郭氏一族是官宦世家,家底豐厚,在長安有物業,鄭鵬把三寶號的份子分給郭子儀,在商業上與郭氏一族也多有合作,每年光是紅利就不少,再加上郭子儀鎮守一方,孝敬也很多,早在二年前新購入二個大宅子。
“大哥有心了,為了小弟的事,這麼急特意跑一趟。”鄭鵬有些感動地說。
郭府就在開化坊,進長安城後,先到郭府,郭子儀連家都不回,可以說過門而不入,老婆兒子還有父母都不急著見,反而先來看自己,想不感動都難。
“差點把正事忘了”郭子儀收起來笑容,突然變得一臉認真。
看到郭子儀變得認真,鄭鵬有驚訝,不過也起起嘻皮笑臉,有些驚訝地問道:“大哥,還有什麼事?很重要嗎?”
郭子儀左右看了一下,確認沒人後,想想好像還是不夠妥當,起身起偏廳的門關上,這才坐下來,壓低聲音說:“三弟,你還記得蘭朵郡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