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和武惠妃都發話了,鄭鵬哪敢反駁,連連稱是。
一行人邊走邊說,很快來到一個涼亭,武惠妃在宮女和侍衛的簇擁下去了茅房,涼亭裡只有李隆基和鄭鵬二個人。
李隆基看著忙碌的工地,突然感嘆了一聲。
這一聲感嘆來得突然,鄭鵬猶豫一下,開口問道:“陛下是在為政事煩惱?”
無端端感嘆一聲,這裡就是二個人,鄭鵬想不開口都不行,知道李隆基是感嘆什麼,算是明知故問。
“家事。”
果然是為賜死三個兒子的事煩惱,鄭鵬張張嘴想勸幾句,可話到嘴邊,好像說什麼也不合適,死者為大,現在說他們的不是,好像不對,李隆基賜死兒子,不能說對也不能說不對,反正說什麼也不適,再說李隆基把這件事定義為家事,清官難審家務事,何況這個家還是皇家,反正說什麼都不合適。
李隆基好像理解鄭鵬的難處,自言自語地說:“尋常百姓,為了二餐一宿,面朝黃土背朝天,早出晚歸,有些人出身帝王之家,從小就錦衣玉食,享盡榮華富貴,為何就這般不知足呢?”
說的明顯是前太子李瑛他們,鄭鵬靜靜站在一旁不說話。
除非李隆基要自己表態,不然還是沉默是金。
李隆基明顯不願鄭鵬只作一個傾聽者,突然開口道:“鄭愛卿,朕想大赦天下,你覺得如何?”
這思維跳躍得真快,剛剛還說“三庶人”的事,話音一轉就談到大赦天下,鄭鵬都有點猝不及防。
“皇上宅心仁厚,百姓必定感恩戴德”說到這裡,鄭鵬婉轉地說:“皇上,就是大赦天下,也不要放過那些大奸大惡、死不悔改的人,免得他們再次禍害百姓。”
三庶人事件,李隆基是以家事的方式處置,但朝野的爭議很大,很多朝臣和百姓都覺得前太子李瑛之死疑點重重,賜死了三個兒子女的李隆基,也許覺得自己做錯了,就想以大赦天下來收買人心,或是給自己內心找一份安靜?
大赦天下通常是在皇帝有意的生辰或國家發生大事才做的事,跟古代很多人“沖喜”的情況差不多,現在不年不節說要大赦天下,很明顯李隆基是想透過大赦天下作出一些改變。
李隆基出人意料地說:“非也,此次大赦天下,是惠妃所求,朕被惠妃所感動,權衡再三,決定成全她。”
“這...惠妃所求?”鄭鵬吃驚得瞪大了眼睛。
大赦天下,還以為李隆基殺了三個兒子,內心有憾,用大赦天下來積德,順利籠絡民心,沒想到他是為了武惠妃。
李隆基輕輕點點頭:“惠妃一向宅心仁厚,為了那三個逆子,還特為他們求情,事情過後,還自責沒能勸住朕,自責沒能與麗妃好好相處,以致...李瑛心生怨恨,食寢不安,前天還說要吃齋出家為那三個逆子祈福,朕被惠妃的仁心感動,決定大赦天下。”
尼妹,還以為殺了兒子心裡有愧,沒想到說了半天,原來是為了武惠妃。
三庶人事件,明顯武惠妃一手策劃,替李瑛他們求情,明顯是以退為進,賺一個好名聲,吃齋祈福,十有八九是害死了三人,心中有愧,想做點什麼彌補,求一個心安,李隆基為了武惠妃,連大赦天下也答應,這是真愛啊。
對武惠妃而言,李隆基是一個好丈夫,但對李瑛他們而言,絕不是一個好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