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皇帝生了一個毒瘡,這位奸臣為表忠心,用嘴把毒瘡裡的膿包吸出,皇帝非常感動,就問他想要什麼,奸臣想都不想就說想用福祿樽喝福祿酒,皇帝答應了奸臣的請求,自從奸臣用福祿樽喝過福祿酒後,朝中文武百官就開始拒用福祿樽飲酒。”
武惠妃聞言,心有所悟,微笑地說:“這個故事倒是有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鍋再好的粥,要是掉進了一顆老鼠屎,也就沒人再願意品嚐,冠軍候真是學識淵博。”
很明顯,鄭鵬的故事,其實就是影射李林甫,武惠妃深諳宮中爭鬥,哪能聽不出鄭鵬話裡的弦外之音。
李林甫能幹是不假,可他聲名狼籍,牆頭草式的作風,讓很多人嗤之以鼻,為了撈錢,在徵地時勾結劣紳魚肉百姓,出自東宮,在太子李瑛最艱難的時候落井下石,更是引起朝野譁然,很多大臣都有意疏遠李林甫,免得牽涉自己,鄭鵬的話很明顯,要是壽王想有作為,就要捨棄一些東西,例如李林甫。
這一點武惠妃早有體會,有時想拉攏一些大臣,可他們一聽到要跟李林甫相互照應就變得推搪起來,有時舉行一個宴會,只要李林甫到場,不是有人藉故不來,就是有人中途找藉口開溜,這怎麼行?
朝野都覺得李林甫聲名不行,那只是看他個人,自己收留了他,說不定那些人就說用李林甫的人,品行也好不到哪裡去,到時就慘了。
雖說鄭鵬跟李林甫相互看不順眼,但鄭鵬的話說得在理。
人都是有私心的,鄭鵬含沙射影地針對李林甫,就像鄭鵬破例給自己建議,武惠妃對此並沒有多大意外,事實上,就是鄭鵬不提醒,跟李林甫割裂也是早晚的事情。
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武惠妃終於擺駕回宮,鄭鵬也長長鬆了一口氣。
“夫君,怎麼不留住娘娘,飯菜都準備好了。”林薰兒給鄭鵬送一個果盆時,發現武惠妃已經走了,有些意外地問道。
鄭鵬放下茶杯,懶洋洋地說:“人家可以貴妃,要掌管整個後宮,來一次就不容易,吃飯還是算了,她在,大夥吃得也不自在。”
林薰兒把端著的果盆放下,好奇地問道:“夫君,娘娘這次來,找你商量什麼?”
武惠妃說是途經這裡,順便過來看一下,順便給綠姝和林薰兒送平安符,誰都知道這只是一個藉口,鄭鵬跟武惠妃在大堂內密聊了那麼久,林薰兒的八卦心起來了。
“沒什麼,就是相互利用,她想借勢,我想借刀。”
“夫君的刀,借到了嗎?”
鄭鵬低頭沉吟一下,很快點點頭說:“我想是借到了。”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