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洛路進展順利,讓很多抱著懷疑態度的人閉了嘴,鄭鵬和一眾工匠都很高興,不過要說高興,最高興莫過於李林甫。
李林甫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做事雷厲風行,執行力極高,從長安到洛陽,那麼多地,其中不少還掌握在達官貴人手裡,可李林甫硬是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鄭鵬認為最少要徵二年才能完成的工作,硬是一年就完成。
要不是鄭鵬最後一筆尾款稍稍有些拖延,不到一年李林甫就完成了任務。
完成了任務,不僅意味李林甫完成了承諾,還可以賺上一大筆錢。
這天是開元二十一年九月初八,不年不節,除了秋高氣爽、晴空萬里,對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秋日,然而,對李林甫來說,絕對是值得銘記的一天。
經過一年的努力,李林甫終於完成了徵地工作,今天到鄭鵬府上,就是結算關於徵地的尾款。
其實也不用怎麼計,要知地價是估定的,鄭鵬是在市價的基礎上的提高半成作為李林甫的辛苦費,無論李林甫花多還是花少,那筆錢都是不變的,只要求出總額,再減去提前支援給李林甫的,就能得出還要給李林甫支付的數目。
來到鄭府前,李林甫早就不知計算過多少次,心裡早有了答應,一想到還能從鄭府的帳房上領走近二百萬貫的錢,心裡就像喝了蜜一樣。
加上前面賺的錢,李林甫算了好幾次,確認無誤後,驚喜地發現,從徵地的差價上,自己能拿出大約三百八十萬貫的錢,這三百八十萬貫也扣創除了開銷和打點的費用,每一文銅錢都能揣進自己的胞包,存進自己庫房。
三十八百萬貫啊,這可是一大鉅款,就是出身大唐宗室的李林甫來說,也要積攢好些年才能有這個數目,現在僅僅是一年的光陰,就得到這麼多錢,兌現了諾言,還在皇上面前露了臉,對李林甫來說,簡直爽得飛起。
要知道,一年前李林甫就是想籌個二萬貫也籌不出來,現在一下子多了近四百萬貫的財富,就是睡夢也笑醒。
李林甫跟鄭鵬喝茶聊天,可他的心思卻在一旁算帳的崔二哪裡,心裡盤算著怎麼早些拿到那筆鉅款,還怕鄭鵬找由頭剋扣自己的錢。
鄭鵬的心情不錯,看著有些心不在蔫的李林甫,嘴角露出一絲難以捉摸的笑容,舉起手中的酒杯說:“沒想到李侍郎辦事這麼利索,算起來也就一年半的時候,順利徵完修路所需要的地,真是令人敬佩,來,李侍郎,我敬你一杯。”
“不敢,某也是受將軍所託,忠將軍之事。”李林甫連忙舉起酒杯。
還沒收到錢之前,李林甫絕不跟鄭鵬翻臉,也許應了拿人手短的道理,現在說話辦事,隱隱有討好鄭鵬的跡象。
崔二辦事很利索,核算二遍沒有錯誤後,拿著帳本走到鄭鵬面前,恭恭敬敬地說:“姑爺,李侍郎的帳目已核算完畢,和李侍郎提供的帳目一致,還應支會李侍郎一百七十九萬九千八百七十二貫。”
“李侍郎是朋友,弄得很麼複雜幹嘛,一百八十萬貫不就完了?”鄭鵬爽快地說。
“這,這不好,人情還人清,帳目要分明。”李林甫連忙說道。
老實說,能順利收到錢,就是少一點李林甫都認了,沒想到鄭鵬還要給自己湊整,真是一個財大氣粗的...敗家子。
鄭鵬擺擺手說:“就是一百八十萬貫,湊個整,好結算,有多的,就當我請李侍郎喝酒好了,不能推,要是推,就是不給我面子。”
李林甫能說什麼呢,自然是心花怒放地再三感謝,心裡想好了,為了順利拿到錢,鄭鵬說什麼都行,大不了事後補一份厚禮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