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早就猜到楊崇禮會這樣說,聞言嘴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壓低聲音說:“楊老,本宮與鄭鵬有隙,此人不為本宮所用,日後也必會成為本宮的絆腳石,不能任由他大囂張了。”
楊崇禮皺了一下眉,有些不解地說:“請太子三思,老臣以為,此事切莫衝動,免得到時不好收場。”
李瑛壓低聲音,開口道:“楊老,鄭鵬持功自傲,本宮都放下架子想解決昔日一些小誤會,給足了他面子,可鄭鵬卻拒絕和解,只要鄭鵬忠於大唐、忠於父皇,就是有氣,本宮也認了,然而鄭鵬有倒向武惠妃的跡象,此事不能不防。”
武惠妃深受李隆基的寵愛,深得李隆基信任的高力士,也是出自武府,跟武惠妃關係密切,本來就對李瑛不利,要是被李隆基視為福星福將的鄭鵬也倒向武惠妃,形勢對李瑛更加不利。
“此事悔不該當初”楊崇禮苦笑地說:“不想發生也發生了,多說無益,只是鄭鵬現在聖眷正濃,又沒有犯什麼大錯,要想扳倒他,太難了。”
因為生母的關係,李瑛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飽受爭議,太子之位也是在麗妃受寵時稍為穩固一點,隨著麗妃的失寵,太子之位一直在風雨中飄蕩,極大地打擊了李瑛的信心。
楊崇禮眯著眼睛看了李瑛一眼,很快不緊不慢地說:“太子從容淡定,肯定心中有了答案,不知能不能給老夫分享一下。”
閱人無數的楊崇禮,一看太子的表情,就知太子有了方案,明知太子有心賣弄,還是順著李瑛的心思,提出問題。
有時也需要顧及“衣食父母”的想法。
太子放下茶杯,左右看了一下,很快壓低聲音說:“既然不能拉攏鄭鵬,乾脆找個人取代他。”
“取代?”楊崇禮聞言面色一凜,馬上勸道:“不妥,不妥,鄭鵬對大唐的重要性太大了,除了他身邊有高手保護,皇上也會派人暗中保護鄭鵬,據老臣所知,在鄭府附近,起碼有三隊人暗中保護鄭鵬,一旦失誤或洩露見聲,那這事就得通天,太子,千萬不能意氣用事。”
太子的話,把楊崇禮嚇了一跳,連忙勸說。
刺殺鄭鵬的代價太大了,大到就是太子,也可通承受不起。
“楊老誤會本宮的意思了,本宮的意思是,找個人替代鄭鵬的位置,先把鄭鵬從搞下來,等他在父皇的眼中不再重要,到時才是鄭鵬的末日。”李瑛咬牙切齒地說。
對鄭鵬,李瑛可以說恨到骨子裡,偏偏自己對他沒一點想法。
楊崇禮一下子來了精神:“老臣靜聽太子教誨。”
李瑛開口說:“就是本宮也不得不承認,鄭鵬的腦瓜子很活,總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若不是他倒向武惠妃,本宮會跟他跟成很好的朋友,要知鄭鵬的鋒芒早就畢露,在鄭鵬組建西門四軍需要大量工匠時,本宮暗中派了不少工匠接近鄭鵬,透過各種方法讓他們上位,無論是三寶號還是火器署,都有我們的人,特別是在火器署,有一個屬於本宮的人已悄然坐上重要位置,只要把鄭鵬搞倒,我們的人就能上位,掌握了最重要的火器署,相當於多了一根定海神針。”
“咦,還有此事?”楊崇禮眼前一亮,那雙有些昏茶的老眼,一下子來了精神。
“鄭鵬偏愛有才能的工匠,早就有跡可尋,本宮也是投其所好罷了。”李瑛臉上露出一絲得色。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地位越是不急,李瑛越是重視李隆基身邊的人,自從鄭鵬引起李隆基注意的時候,也引起了李瑛的興趣,暗中佈下了一些棋子,沒想到還真是用上了。
實在拉攏不了,雙方又有隔閡,這個時候李瑛也不客氣,準備利用早年佈下的棋子收網。
“太子主意已決,那還找老臣有什麼事?”楊崇禮有些不解地問道。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瑛一臉鄭重地說:“此事關係茲大,不容半點有失,本宮想楊老先把把脈,看看哪些做得不足,提出來,商量改進,最好做到萬無一失,當然,鄭鵬深得父皇寵信,有博陵崔氏撐腰,在朝中人緣還不錯,想扳倒他很難,此事還需要楊老配合。”
楊崇禮沒說好,也沒說不好,李瑛說了這麼重大的秘密,他還是一臉淡然地說:“老臣想先聽聽太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