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二天,老齊終於帶著三十人的工程隊向鄭鵬報道,加上方彬他們合計是四十八人。
四十八人不足以修築一條路,不過現在不是修路,而是做各種準備工作:火車的樣品、線軌的設計、路線的規劃、沿途土地的購置等等,要做的事很多。
重型火車肯定做不了,因為動力是一個硬傷,為了材料達到堅固、輕便,還要對材料升級改造,用人力和畜力只是最先構想,用蒸汔驅動才是鄭鵬最想做的,利用蒸汔作為動力的構想也要提上日程。
幸好,三寶號近年大規模擴充套件,為了開發更多、更好的產品,一直招新納賢,集結了大批優秀的工匠,各式工場也非常完備,直接拉過來就可以投入研究,這些都是鄭鵬修築鐵路的保證。
偏廳內,鄭鵬坐在書案邊上,方彬、金長祿、老齊和阿財恭恭地站在鄭鵬的對面,等待著鄭鵬的吩咐。
讓四人簡單介紹後,鄭鵬徑直說:“知道我把你們召集到這裡幹什麼嗎?”
四人一起搖搖頭,表示不清楚。
阿旺有些討好地說:“少爺有事,吩咐一聲就是。”
鄭鵬沒有說話,指著書案上的地圖說:“這是大唐的地圖,看到這個點沒有,這個點是長安,而旁邊這個點是洛陽,現在你們要做的,就是從長安到洛陽,修建一條新路。”
說話間,鄭鵬用木尺對齊兩個點,用炭筆在兩者之間畫了一條黑直的線。
話音一落,在場的人不由心頭一震,老齊是鄭鵬身邊的老人,知道鄭鵬的性格,猶豫一下,開口問道:“少爺,小的沒聽錯吧,修一條新路?”
少爺就是少爺,要麼沉默幾年也沒發話,要麼一發話就是大手筆。
現在修橋的業務非常賺錢,還沒開工就能收到一半訂金,一開工就收足錢,還不許還價,就是這麼賺錢的買賣,鄭鵬說放緩就放緩,那些都是錢啊。
鄭鵬肯定地說:“沒錯,是修一條新路。”
注意到方彬欲言又止的樣子,鄭鵬開口道:“方彬,現在是討論時間,有什麼話都可以暢所欲言,就是說錯了也沒關係。”
得到鄭鵬允許後,方彬小心翼翼地說:“少爺,長安至洛陽有官路,官路又大又寬,常年有人維護,據小的所知,朝廷並沒有修築新路的打算,不知這條新路是誰修?”
長安是京城,洛陽是東都,兩地往來十分頻繁,雖說官道有時有些擁擠,但總的來說交通還算暢順,除了官路,還有不少小路,總的來說沒必要修新路,就是修新路,也要經過多年的考察、規劃,這些都繞不開水部,方彬曾長期擔任水部員外郎,從沒聽說朝廷說要修新路,看鄭鵬這二天的動作,有點像他要修路。
“沒錯”鄭鵬毫不猶豫地說:“聽清楚了,我要修一條新路,是我一個人,由長安至洛陽。”
真是猜對了,不過方彬沒有任何喜悅,而是一臉慎重地說:“少爺,長安到洛陽,途經幾百裡,沿途要爬山涉水,修一條新路不容易,別的不說,光是修路需要用到的土地和人力,涉及巨量的金錢,可以說是一個無底洞,還請少爺三思。”
天啊,真是一個人想修一條路,簡直就是瘋了,要知大型的工程花費的都是天花數字,土地要錢、人力要錢、物料要錢、要顧及朝廷官府的想法,也要處理地方族老鄉紳的關係,每一樣都要花錢,概括來說,那是一個無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