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他們還想多聽一點八卦,不過李隆基擺擺手說:“也就是一點小誤會,看著辦就行,起來吧。”
“兒臣遵旨,謝父王。”李瑛有些意外,還以為父王要為高公公出一口氣,沒想到李隆基並不是為了這件事。
高力士連忙扶起李瑛:“殿下請起,當時情況有點急,老奴多有得罪,晚些再找太子妃領罪。”
“阿翁太見外了,是薛妃做得不對,幸好有阿翁及時攔住,這才沒釀出大禍,吾要謝阿翁才對。”
“殿下這是折殺老奴了,不敢,不敢。”
李隆基打斷兩人的說話:“好了,這些事晚些再議吧,正事要緊。”
高力士和李瑛連連稱是。
“好了,諸位愛卿可以繼續猜,猜錯不用罰,猜對重重有賞。”李隆基的興致很高,開口讓臣子繼續猜。
張嘉貞想了想,試探著問道:“莫非是後宮哪位娘娘有喜?”
“非也。”
宋璟想了想,跟著猜道:“陛下,可是有新國朝貢?”
“大唐年年都有新國來朝貢,也不算什麼稀罕的事,再猜。”
兵部尚書蕭嵩猜測道:“西域大總管說境內有流匪擾民,似是葛羅祿殘部餘孽,可是把他們全圍殲?”
李隆基一臉不屑地說:“一些土雞瓦狗而己,成不了氣候。”
眾人又紛紛猜測,像糧食豐收、天降祥瑞、收穫異寶這些都說了,反正李隆基說過,猜錯不用罰,猜對重重有賞,不猜白不猜,想到什麼好的就說什麼。
在場的人,都是位高權重的人,李隆基所說的那個厚賞大夥也不是很在乎,主要是李隆基有興致,大夥就配著點陪著他玩。
猜到最後,李林甫開口道:“陛下可以龍顏大悅,肯定是好事,微臣斗膽猜這件事與鎮西將軍有關,要是猜得不錯,西門四軍必有大喜事。”
把水泥配方交出來,換回自己的結拜兄弟,鄭鵬被髮配到小勃律駐守,很多人認為鄭鵬失了帝寵,就是李林甫也不例外,可他剛剛聽到,高力士為了維護鄭鵬的家眷,連太子妃都給得罪,於是他馬上把兩件事串連在一起。
反正猜測錯誤也不用罰。
“不錯”李隆基點點頭,語音中帶著讚許說:“此事的確與西門四軍有關,還是哥奴聰明。”
李林甫出自李氏宗室,小名就叫哥奴,聽到皇上叫自己的小名,李林甫心中暗喜,馬上恭恭敬敬地說:“陛下謬讚,哥奴也是亂猜的。”
叫自己的小名,這是親近的表現。
提起鄭鵬,兵部尚書蕭嵩馬上稟報:“陛下,微臣這個月又接到三份與西門四軍相關的軍報,都是彈劾鎮西將軍鄭鵬公器私用、私挖鹽礦,擾亂訓練,敗壞軍紀,請陛下明察。”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西門四軍營地發現礦鹽,鄭鵬偷挖私鹽、賺得盤滿缽滿的事,早就不是秘密,不知多少人眼紅,那麼大的一塊肥肉全讓鄭鵬一個人佔了吃獨食,很多人紛紛向軍部表示不滿,一些將軍還想兵部尚書蕭嵩替他們申請開挖礦產,蕭嵩也把奏摺遞了幾次上去,可每次都是石沉大海。
難得李隆基自己提出來,蕭嵩趁機舊事重提。
在蕭嵩心中,最怕就是鄭鵬跟高力士勾結,那些奏摺根本就沒送到李隆基面前。
高力士有批紅的權力,跟鄭鵬交情甚篤的事,在長安早已人盡皆知。
又提這事?
李隆基一錘定音地說:“西門四軍的事,朕已知曉,此事不必再議,好了,朕也不用爾等再費心思猜,在這裡召見諸位愛卿,那是請諸位愛卿怎麼說呢,對了,見證奇蹟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