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有什麼話,儘管說來。”李隆基和顏悅色地說。
鄭鵬一臉正色地說:“皇上,不是微臣有意推搪,實則是李侍郎比微臣更加合適,首先李侍郎出自宗室,兩位少卿娶的是郡主,關起門來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二家話,說話辦事也更隨意;二是李侍郎是長者,輩份穩壓二位少卿,而微臣得喊兩位少卿為叔,讓小輩給長輩分家,很難服眾;最後一點,微臣擅長用腦子,李侍郎善用口舌,說起協調,自然是李侍郎更容易說動兩位少卿。”
李林甫想給自己找不自在,鄭鵬也沒必要對他客氣,直接把這個麻煩扔回給他。
看到李隆基有些猶豫,李瑛馬上說:“父皇,冠軍候和李侍郎都是大唐有名的智者,不如就讓兩人都出手,這樣多一層保障,也可以增加一些趣味。”
生怕李隆基一猶豫,就把這件事交給李林甫,這樣就不能給鄭鵬添堵。
至於李林甫,李瑛很清楚他的脾氣,向來是謀定而行,對他很有信心,再說李林甫向來精明,口才也好,有他出馬也放心。
再說了,就算沒有準備,不是還有自己在背後幫他嗎?
李隆基也煩了王氏兄弟,聞言點點頭說:“好,就這樣定了,鄭愛卿和歌奴各出一個方案,哪個能妥善解決,朕重重有賞,二個要求,一是讓雙方心服口服,二是務必在過年前解決。”
“微臣遵旨”
“微臣遵旨”
看到李隆基心意已決,鄭鵬和李林甫沒辦法,只能接下這個差事。
眼看這件事就要這樣一錘定音,李林甫突然開口道:“冠軍候,剛才太子說二人比賽有趣味性,不如我們打個賭如何?”
王氏兄弟鬧分家的事,早就弄得滿城風雨,也是是城中熱點,李林甫早有想法,這也是他推鄭鵬出去的原因,鄭鵬反手拉李林甫進去,反而合了李林甫的意。
上次在朝堂上演得有些過,李林甫雖說重新得到李瑛的信任,但也讓很多人不高興,像投靠武惠妃的那些人有意無意跟李林甫保持距離,就是李隆基也明顯有所疏遠,自己要多些表現,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而這次王氏兄弟分家的矛盾,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打賭?”鄭鵬有些疑惑地說:“不太好吧,我們都是朝廷命官。”
“只是為了增加一些趣味、為過年多增一些氣氛,想必皇上可以理解。”李林甫笑容可掬地說。
鄭鵬還沒有開口,李隆基就饒有興趣地說:“鄭愛卿和哥奴都是大唐有名的智者,朕也期待兩位的比試,這樣吧,裁判由朕親自擔任,兩位愛卿沒意見吧?”
“求之不得,有皇上主持,自然最好不過,這樣也更有公信力。”李林甫高興地說。
現在李林甫就想著怎麼向李隆基靠攏,哪裡拒絕,再說他也沒有拒絕的勇氣。
鄭鵬就是心裡再不高興,也只能點頭同意。
兩人都同意後,李隆基高興地說:“很好,朕剛才說得很清楚,這件事要在過年前完成,也就是年三十前一定要拿出令雙方都滿意的方案,你們說說,大約要多長時間準備?”
“回皇上的話,微臣長居長安,對這件事有所聽也有所聞,要拿出方案並不難,鄭將軍一直在吐蕃征討,對這件事瞭解不多,時間就鄭將軍定吧。”李林甫故作大方地說。
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李林甫對這件事深信不疑,在王仲文和王仲武爭執的時候就開始留意,除了派人調查王家產業的情況,還收集了多次調解的方案和評估,可以說對王家的產業瞭如指掌,心裡早有了一套方案,但是為了顯示自己大度,特意遷就鄭鵬。
果然,李林甫的話音一落,現在響起一片贊聲,就是李隆基滿意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