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吐蕃全境後,鄭鵬馬上把權力移交給前來接收相關官員。
像人事的安排、行政區域的劃分這煩瑣的事,鄭鵬不想理,也懶得理,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好,免得惹人非議。
其實悉諾邏恭祿歸順大唐,一邊勸說相關勢力,一邊組建軍隊替大唐征伐時起,鄭鵬讓郭子儀、崔希逸等人全力配合悉諾邏恭祿,自己的注意力開始放在徵西軍將士的後事上。
活著的,把他們的功勞登記好送上去;
傷的安排就醫;
殘的統計好,跟楊基和黃洋聯絡,讓他們按約定的安置這些傷殘的徵西軍將士;
死的全部安排他們魂回故里,還要全力尋找那些在戰場上失蹤的部下,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忙到八月下旬,徵西軍將士的後事安排得差不多,吐蕃境內的反唐勢力也肅殺一清,而李隆基召鄭鵬進京領賞的聖旨也終於來了。
從出發到西域協助剿滅所謂的流匪到征服吐蕃,鄭鵬離開長安足足有六年之久。
接到聖旨的那一刻,鄭鵬都快想哭了。
吐蕃剛剛征服,很多事情需要做,徵西軍大部分還需要留在吐蕃,守在邏些城,幫助新委派到吐蕃管理的官員慢慢消化這塊剛征服的土地,所以徵西軍大部分不能走,像郭子儀、崔希逸陸進、方山明等人都要留在吐蕃等待朝廷的論功行賞,宋衝帶著一批表現突出、功勳卓越的將士作為代表回長安接受檢閱和獎賞。
順便護送鄭鵬、金城公主、蘭朵回長安。
當然,從吐蕃到長安,一路都會有人護送。
九月一日,天氣不錯,晴天無雨,碧空如洗,萬里無雲,鄭鵬率著回長安的隊伍,在邏些城的東門跟郭子儀道別。
“大哥,我要回長安,這裡交給你,辛苦了。”鄭鵬有些抱歉地跟郭子儀說。
自己可以回長安領賞、跟家人團聚,而郭子儀需要鎮守邏些城,很明顯,在下一批適應吐蕃這種高原氣候的大唐精兵訓練出來前,郭子儀都不能離開。
訓練一支能在高原作戰計程車兵,就是快也要三年,新的西門四軍訓練快一年了,也就是說,郭子儀起碼還要在吐蕃熬二年。
“不辛苦,真的,一點也不辛苦”郭子儀附在鄭鵬耳邊小聲說:“這裡山高皇帝遠,樂得一個自在,再說守在這裡還可以增加履歷,還變相賺軍功,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三弟,謝謝你成全了。”
鄭鵬以家人為重,以自由為在為目標,對郭子儀來說,沒什麼比建功立業更重要,鎮守吐蕃看似是一件苦差,實則是一個天大的機遇。
吐蕃剛併入大唐版圖,戰爭剛停,百廢待興,這裡不知蘊藏了多少機遇,只要郭子儀沒出什麼差錯,這是奔著一方大員的方向跑啊。
道相同,志不同,鄭鵬哈哈一笑:“大哥高興就好,吐蕃雖說拿下,肯定還有很多老頑固,一切要小心行事。”
“放心,你大哥睡覺也睜一隻眼,不會給他們暗算的機會,放心吧。”郭子儀說完,很快叮囑道:“正如三弟所說,吐蕃有很多沒有清理的老頑固,他們都把三弟恨之入骨,三弟回去一定要多加小心,千萬不能大意。”
據情報說,有逃脫的四尚族餘孽暗中散佈懸賞令,殺死鄭鵬的人可以獲得黃金萬兩的賞金,正所謂財帛動人心,郭子儀很擔心鄭鵬的安危。
“是啊,三弟”崔希逸附和道:“吐蕃這鳥地方,地廣人稀,就是藏幾千人也不容易找到,也不知還有多少餘孽沒有伏法,回去路上切記要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