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諾點點頭,指著前面突然開口道:“傑桑格,你該回去指揮,該死的唐狗又趕人來了。”
傑桑格扭頭一看,只見又有一批人在唐軍的驅趕下再次攻城,不對,應該是再次前來消耗箭矢,苦笑一下,只能再去充當不光彩角色。
臨時設的中軍大營內,鄭鵬沒有關心前方攻城的事,而是饒有興趣一本繳獲戰利品的名冊,看了一會,一邊放下手裡的名冊,一邊有些意外地說:“本以為吐蕃是一個苦哈哈的地方,沒什麼油水,想不到繳獲這麼多,這下發財了。”
按軍中的規矩,戰場一切繳獲歸個人所有,但實際上還有很多眾人認同的潛規矩,例如不能拿死去戰友的東西、見者有份、向上級獻上一定比例的財貨等等,鄭鵬為了解決紛爭,規定所有繳獲一半歸個人,一半上交用來按功勞大小分配,這樣避免很多紛爭,徵西軍的將士也表示服氣。
將領不親自衝鋒,總不能一點也戰利品也分不到吧,要是每個人的繳獲都是自己全留下揣腰包,到時每個人都挑肥厭瘦,這仗也就沒法打了。
戰利名冊裡,各種金銀首飾、名貴寶石、古玩、香料等應有盡有,鄭鵬都看得眼花繚亂。
陸進撇撇嘴說:“這些吐蕃人,平日有錢都攢著,都說窮廟出富和尚,奴隸們就不用說了,普通老百姓都是過得緊巴巴的,就是那些官員和貴族,一個個富得流油,絕大部份財貨都是從官員和貴族哪裡搜來的。”
“其中有很多,是歷年到大唐打草谷、擄掠大唐百姓的財貨。”郭子儀補充道。
鄭鵬看到一旁的宋衝一直沒說話,好像欲言又止的樣子,開口問道:“宋將軍,你是不是有什麼話想說?”
宋衝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鼓起勇氣說出來:“鄭將軍,我們攻打邏些城,有火藥這種神兵利器在手,攻進去不是難事,為什麼驅趕那些可憐的老百姓去送死呢,這樣做,會不會太殘忍了,對我們徵西軍的名聲...也不好。”
作為一個軍中精英,軍人的榮譽和驕傲讓宋衝覺得鄭鵬的做法很不見彩,剛剛進西域時,為了不暴露行蹤,一路走的都是小路,並把沿途的人滅口,那時機宋衝就覺得不妥,不過徵西軍只有區區八千人,所謂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也就不開口,現在形勢對大唐來說一片大好,還做這些傷天和的事,眼看一批又一批吐蕃百姓在城牆下慘遭屠殺,當鄭鵬開口問他時,宋衝再也忍不住了。
鄭鵬還沒開口,坐在角落裡幫忙統計戰利品的蘭朵就搶著說:“宋將軍,你這話就不對了,吐蕃年年打草谷,刀下不知有多少大唐百姓的亡魂,吐蕃人能那樣對待大唐的百姓,我們還跟他客氣什麼。”
突騎施是西域的第一大部族,也是大唐最倚重的一支力量,西域每當有戰事突騎施都是首當其衝,這些年跟吐蕃大小交戰不知有多少,雙方都積累了數不清的血債,蘭朵愛恨分明,崔希逸提議用吐蕃百姓衝在前面打壓吐蕃士兵士氣的提儀,她是第一個贊成。
“郡主說得也是”宋衝有些喃喃地說:“只是...小的覺得有點不光彩,怕鄭將軍的聲名有損。”
本想說有本事沙場直接一決勝負,欺負弱小百姓不算本事,可話到嘴邊又改了。
總不能當眾說上級和同僚的不是,也不敢對蘭朵不敬。
鄭鵬呵呵一笑,拍拍宋衝的肩膀說:“宋將軍,你想多了,吐蕃不比大唐的,大唐民是民,軍是軍,但吐蕃不同,它是全民皆兵,平日女人在餵馬、造箭,小孩還沒成人就跟著打草谷,一些部落的孩子,要殺一頭狼或一個敵人才算成年,這些吐蕃人,只有冤殺,沒有錯殺,再說他們也是死在自己人手下,他們自己人都不同情,你可惜什麼。”
“是,鄭將軍說得很對,是末將覺得有違天和,所以...”
“這話也有道理”鄭鵬突然打了一個響指,語出驚人地說:“的確有傷天和,那就聽宋將軍,不趕他們去衝邏些城了。”
蘭朵楞了一下,有些無語地說:“鄭鵬,你不是說吐蕃全民皆兵嗎,宋將軍一說你就打退堂鼓,想不到你這麼易變啊。”
鄭鵬嘿嘿笑了二聲,一臉睿智地說:“吐蕃人想借用這件事激起吐蕃將士的同仇敵愾,我偏不能讓他如願,不僅不能讓他如願,還得給他們下點眼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