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茶葉不錯,平日也不見拿出來喝,楊御史果然是藏了私。”龜茲城內的都督府內,黃洋一邊品著茶,一邊笑著埋怨道。
兩人既是朋友也是同僚,平日說話也很隨意。
楊基哈哈一笑:“黃總管,你可冤枉某了,這茶是御史臺的崔御史派人送來的賀新,剛剛拆包你就來了,鼻子可真靈,放心,這裡面有你的一份,一會順便帶走即可。”
“聽說崔御史在泉州有一個頂級茶園,專供極品好茶,這些好茶都是自用或送人,從不出售,有錢都買不到,這茶出自他手的,肯定不會差,得,某得多喝幾盅。”黃洋眼色一亮,二話不說,馬上給自己又倒了一杯。
茶葉在中原是尋常物,在西域可是稀罕物,特別是上等的好茶,價值更是不菲。
“報,有新的公文。”門外突然傳來部下的稟報聲。
“拿過來吧。”
楊基知道,要不是沒有緊急的事,手下不會選擇在會客的時候打擾自己,當場讓人把公文拿過來。
公文拿過來後,楊基看了一下,很快苦笑地說:“黃總管,這茶是好,怕是不好喝了。”
“哦,出了什麼事?”
楊基沒說話,只是把手裡的公文遞給黃洋。
黃洋一看,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吃驚地說:“這,這不是胡鬧嗎,水泥是國之重器,皇上再三下令保密,鄭副監竟然擅作主張,拿它去換俘,還跟吐蕃的人定了草議,太草率了吧。”
“楊御史”黃洋抱怨地說:“鄭副監是年輕人,少不更事,容易衝動,再說他的結拜兄弟郭子儀落在吐蕃手裡,這次參與談判的庫羅,又曾經是他的結拜兄弟,肯定清楚鄭副監的性格和軟肋,就算他不懂得避嫌,你也得提點他,看,他連協議都簽了,這,這不是捅了大蔞子了嗎。”
一比一換回被俘的將士,還讓吐蕃賠償,這些做得非常好,問題是鄭鵬把水泥的配方也搭進去,這可是關乎到大唐千秋基業的大事,黃洋不光是急,連害怕的心都有。
弄不好,自己也受牽連。
楊基苦笑地說:“黃總管,皇上讓我們全力配合鄭副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主動請纓,某也不能拒絕,對吧,真不知他會把配方都搭上,哎,愁人。”
“太愁人了,能不能重新談過?”
“當然能,不過大唐的聲譽就壞了,誰敢承擔這個風險?”
黃洋沉吟一下,很快說道:“這事不能你我所能決定,鄭副監是一個聰明人,相信他會想清楚前因後果,皇上既然選擇相信他,讓我們全力配合,不如直接把這事向皇上稟報,由皇上聖裁好了。”
“呵呵,看來我們這是心有靈犀了。”楊基呵呵一笑,意味深長地說。
李隆基早就有了旨意,乾脆放開手,楊基只是做箇中間者,把它遞上去,就是有事也不會牽連到自己。
兩人相互一笑,很有默契地拿起茶杯以茶代酒乾一杯。
兩國換俘的協議達成後,換俘並沒有馬上進行,因為雙方都要提交上去,得到雙方君主同意並蓋上璽印正式生效,協議達成,雙方各自上書,剩下的就是等待。
楊基在等待的時候,卡爾羅和庫羅也在焦急地等待。
坌達延的效率很快,僅僅十天時間就拿到了吐蕃贊普赤德祖讚的迴文,然後就是焦急的等待。
一連等了五天,還是沒等到大唐方面的動靜,庫羅有些沉不住氣了。
“卡老,你說,大唐不會變故吧?”庫羅擔心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