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中,面對密密麻麻、數也數不清的蕃兵,幾十名又累又帶傷的唐兵,不僅沒有後退,反而像飛蛾撲火一樣衝向敵人。
他們用死向表達對皇帝的忠誠;
他們用死捍衛大唐軍人的風骨氣節;
他們用死證明自己對這片河山的熱愛;
鄭鵬閉上雙眼,熱淚再次湧出,心裡在吶喊著:兄弟們,一定要堅持,一定要活著,我鄭鵬發誓,不僅要照顧好你們的家人,還要吐蕃,一定要他們血債血償,不對,十倍、百倍血償。
很快,鄭鵬顧不得再想報仇的事,因為眩暈感越來越強,整個人頭昏腦漲,身體也有騰痛傳來,雖說四周有衣服和皮毛作緩衝,可眾山下滾下來的衝力太大,有時碰到石頭、有時撞到樹木,每一次撞擊都是一陣騰痛,偶爾還聽到木球那些木折斷的聲音,有好幾次鄭鵬都感覺木球要散開了,一度也有自己要在木球裡摔死,可最後都抗了過去。
李顯城算過時間,從山上滾到玉河,速度時快時慢,有時還會碰撞到東西,用時大約四分一柱香,也就是二分鐘左右,可這二分鐘,鄭鵬卻感到二個世紀那麼長。
二分鐘相當於一百二十秒,除了前面十多秒無所無畏外,剩下的一百多秒像分割成一百多個人生,而每一個人生都是一隻腳踏進鬼門關的人生,每一秒都在煎熬,每一秒都有種生不如死的感覺。
要不是肩負著九十一個人的囑附,九十一個人的希望,還有九十一個家庭的期冀盼,鄭鵬還真想放棄,可一想起那張張熟悉的臉一雙雙期盼的眼神,鄭鵬最後還是咬著牙忍耐。
不知過了多久,只見“咚”的一聲,鄭鵬感到失去身體好像在下沉,接著一股清涼的水從縫隙撲面而來,清涼的河水讓鄭鵬有些昏漲的腦袋一下子清醒了很多。
鄭鵬心中一陣暗喜:運氣還不錯,如願墜入玉河中。
喜歸喜,鄭鵬知道現在不是高興的時候,因為木球還在緩緩下沉。
摸索著從袖裡摸出那把用鑌鐵打造的刀,先把阻著手部的毛皮、衣服劃開,然後摸索著割斷綁著木球的繩索,這才從木球裡脫身。
從水裡冒出頭時,鄭鵬張大嘴巴,連呼了幾大口空氣,這才緩過神。
差點沒憋死,幸好阿軍想得周到,在選定自己逃走後,就把這把鑌鐵小刀硬塞回給自己。
抬頭向山上看去,只見火把動來動去,不時傳來兵刃相撞的聲音和慘叫聲,被困在山上的兄弟還在浴血奮戰。
鄭鵬不敢跟山上的兄弟打招呼,告訴他們自己順利滾到玉河,也不敢初步逃脫敵人的包圍圈而歡呼,原因很簡單,現在還沒有脫險,四周還有很多打著火把四處巡邏的吐蕃士兵。
就在距離鄭鵬墜河大約十丈的地方,還有蕃兵還沒收的營帳。
鄭鵬把目光放在山頂上火光最多的地方,盯著看好幾秒,這才硬起心腸扭過頭,開始考慮自己的處境。
山上的戰鬥已成定局,現在的情況自己無力迴天,逞匹夫之勇沒有半點意義,順利逃出生天,把懷裡用油布包著血衣帶回長安,這才對山上正在拼死相搏的兄弟最大的回報……
四周打量了一下,鄭鵬發現自己處境不樂觀,心裡最理想的方案是襲擊一名吐蕃的騎兵,換上他的衣服、騎上他的馬找機會逃出去,可這裡巡邏的蕃兵,全是一隊隊、一列列,沒有落單的,河邊也沒有馬,就是想偷一匹也偷不著。
就是真搞到馬,也不知一路有多少陷阱等著自己。
鄭鵬左右打量了一會,眼前一亮,很快就有了主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