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盛唐高歌> 303 會師連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03 會師連城 (2 / 2)

大多攻破城池會有斬獲,然而,阿史那獻費了那麼多心血攻下一座城池,沒有什麼戰利品,反而多出一大堆負累,換哪個都會鬱悶。

“沒錯”阿史那獻語帶憤怒地說:“這些大食人,簡直毫無道義人性,要是落在我手裡,肯定要他們生不如死。”

古太白強迫風城的百姓替他們搬運糧草、修築城牆,有危險時又強行逐趕百姓,用血肉這軀擋住唐軍前進的路線,現在有危險故意拋棄這些風城的百姓,阿史那獻最看不過這種人。

鄭鵬點點頭:“做法確實沒有軍人的的氣度。”

阿史那獻也不隱瞞,開口道:“不少將士建議任由這些百姓自生自滅,哪果照顧這些百姓,勢必會擾亂原先的節奏,不知鄭監軍怎麼看?”

南路在張孝嵩的帶領下,勢如破竹,有心在朝廷前表現自己的阿史那獻有些猶豫,生怕自己讓張孝嵩拉得太遠。

鄭鵬有些意外,沒想到阿史那獻會跟自己商討這種問題,想了想,很快說道:“太宗皇帝說過,以人為本,這些撥汗那的百姓,本來就是大唐的子民,只是他們被敵軍強迫參與守城,救助他們是理所當然,就是陛下知道,也會支援大總管的做法。”

頓了一下,鄭鵬繼續說道:“至於這次西征之行,大總管沒必要計較一時之得失,大唐出動如此規模的軍隊,絕不僅僅著眼於一個小小的撥汗那,對吧?”

阿史那獻點點頭,整個人明顯放鬆多了。

攻下風城後,阿史那獻派遣先鋒出發後,自己留在風城休整了二天,除了安排傷亡將士的後繼事宜、處理糧草供應外,還花很多精力投在安撫、穩定風城百姓。

直至攻下風城的第三天,阿史那獻再一次踏上征途。

跟著阿史那獻一起上路的,還有鄭鵬,按慣例,監軍多是跟隨主將在一起,監軍監軍,監的“軍”就是將軍。

西域本來就是地廣人稀,經歷阿了達謀反後,百姓四處逃亡,更顯得冷落、蕭條,然而,地形複雜、人口稀少的因素,讓這裡成為各個勢力最好的戰場,大唐正規軍、各依附部落、大食、吐蕃、西突厥餘孽等勢力把整個地區變成一個巨大的、危機四伏的戰場。

夜襲、伏擊、騷擾糧道、攻城、對壘,整個撥汗那地區亂成一窩粥,今天南路取得重大進展,明日又傳來北路有軍隊遇到伏擊,一時唐軍燒了吐蕃軍隊的糧倉,一會又傳來剛剛奪得的城池被大食奪回,戰況滿天飛,鄭鵬每天光是讀各種戰報就頭大。

遭遇敵人,寫一份戰報;打一仗,寫一份戰報;打下一座城鎮,寫一份戰報;丟失一個地方,寫一份戰報;打仗時戰功分配不均,又寫一份戰報;哪個部落救援不及時,或衝鋒在後撤退在前,寫一份戰報;哪兩個勢力鬧矛盾等等,事無鉅細,都以戰報形式寫下。

最多的一天,鄭鵬讀了三百多分戰報,整個人都看得有些頭暈腦漲。

一個小小的監軍,也有這麼多工作,鄭鵬終於明白三國智商近乎妖的諸葛亮,為什麼英年早逝,還真是累死的。

剛開始時,鄭鵬會被戰場的殘酷震憾,為將士傷亡傷感,為戰鬥勝負擔憂,慢慢地,開始對各種狀況習以為常,對戰報上的傷亡數目,也變得麻木起來。

西征之戰,剛開始時呈膠著狀態,雙方各有勝負,甚至一個重要位置會在短時間內幾經易手,慢慢地,勝利的天秤開始偏向大唐。

戰爭除了比軍隊數量的多少,訓練的好壞,將士的勇猛外,打到最後,就是綜合國力的比拼,慢慢地,大唐國富民強的優勢開始體現出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張孝嵩用恩威並威的方法,讓西域諸多部落、勢力站隊,然後鼓勵和嚴令他們殺敵立功,這些將士在戰場上悍不畏死,作戰非常勇敢。

古太白等人,本想透過拉長戰線,讓大唐後勤跟不上來對付唐軍,可他沒想到,大唐的糧草源源不斷輸送過來,西域的各個勢力為了討好大唐,還主動給大唐送補養,最後阿了達、古太白等人糧草告急時,唐軍在糧草方面遊刃有餘。

以前透過購買、恫嚇等手段,阿了達輕鬆從周圍各個國家、部落勢力購買到足夠的糧草,沒想到張孝嵩一出手,就斷了絕大多數想做“牆頭草”的勢力,以至他們根本就不肯或不敢再賣糧草給阿了達聯軍。

糧草告急,武器裝甲方面的損耗也很大,例如箭支不足,儲存的越來越少,生產根本趕不上消耗,刀斷了沒鐵匠接、鎧甲破了沒匠師修理等等,再加上撥汗那百姓內心是向著大唐,不時主動給唐軍提供情報。

南北兩路軍經過苦戰後,不斷推進,而阿了達聯軍則是節節後退。

經過近二個月的激戰,五月九日,南路軍和北路軍終於在撥汗那的連城勝利會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