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過年時,喜歡互相串門慶賀,隨到隨坐,隨坐隨吃,這叫傳座,別人都可以偷懶,只有鄭鵬不能偷懶,主要是林薰兒還沒有名分,鄭冰算起來是堂妹,很多禮數不認識,擔不了大任,郡主更不用說,她本來就是一個蹭吃蹭喝的客人。
華夏是禮儀之邦,禮數不能少,鄭鵬連忙起床洗刷。
急忽忙忙弄完,出門看看哪個客人來得這麼早時,看到本人不由笑了,郭子儀正在自酌自吃,吃得不亦樂乎。
什麼客人,這貨就是把這裡當成不要錢的飯館。
鄭鵬笑了一下,然後右膝下跪,朗聲地說:“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大哥尊體萬福。”
“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三弟尊體萬福”看到鄭鵬行禮,郭子儀也忙放下手裡的酒杯,同樣右膝著地回禮。
這是大唐標準的新年禮。
行完禮,鄭鵬在一旁坐下,小音忙給鄭鵬添筷倒酒,這樣可以陪郭子儀一起吃喝。
“大哥,今兒有點早啊。”
郭子儀把杯中的酒一口氣幹了,長長吐了一口氣:“那是,一下值就奔你這裡吃口熱的,子珪呢?”
“昨晚在這裡守歲,放爆竹,玩葉子牌,解除宵禁才回勝業坊那宅子休息,估計還得休息一會。”
“是這樣,行,一會我去叫醒他,帶他去傳座,多見識一下世面。”
這時林薰兒走了出來,右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說:“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郭公子尊體萬福”
郭子儀忙放下酒杯回禮。
林薰兒不是普通的下人,雖說出身青樓,可她是皇帝下令給她去的賤籍,在鄭鵬身邊的地位也很特殊,不看僧面也看佛面,禮數不能少。
剛剛行完禮,聽到動靜的蘭朵和鄭冰也出來了,郭子儀不敢怠慢,一一行禮。
鄭鵬跟蘭朵有些不對付,新春佳節也不好鬥嘴,也得相互行禮。
林薰兒、鄭冰和蘭朵只是露了一下面,很快就走出大廳,把空間留給鄭鵬和郭子儀。
等三女走後,郭子儀苦笑地說:“本以為來到三弟這裡會消停點,沒想到還是這麼多禮數,一想到離上元節還那麼多天,內心都點慼慼然。”
過年禮數不能少,郭子儀的職位是守衛皇宮的衛士長,宮中達官貴人多,同僚也多,從昨晚到今天,都不記得行過多少禮,行禮都行到腿痛,一想到從元正到十五都要這樣,不頭痛才怪。
鄭鵬苦笑一下,然後出聲附和:“是啊,禮不能廢,人就得廢,幸好這裡元城,要不然我也夠嗆。”
禮多人不怪,可行禮多自己受累,逢人拜年則需要右膝下跪,大禮人白居易也因為行禮太多吃不消,所以才會寫出出“不因時節日,豈覺此身衰”的詩句。
“算了,不說這些”郭子儀突然壓低聲音說:“三弟,他們談得怎麼樣?”
郭子儀嘴裡的“他們”,自然是郭子珪和鄭冰,鄭鵬想讓郭子儀介紹一個少年才俊,郭子儀心中一動,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把胞弟郭子珪叫到長安,就是找機會讓二人相互瞭解一下。
“有戲。”鄭鵬一臉認真地說。
雖說並沒有挑明,可郭子珪和鄭冰心裡都清楚,從二人的表現來看,相互間都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