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張三,把這些收拾一下,用封條封好,二天後勤運送一批軍械來,順便護送傷兵回大唐休養,到時你帶上這批財貨跟著大隊回安西變賣,處理完把錢送回老家,明白嗎?”
“明白”張三看了看堆積如山的財貨,有些擔心地說:“郎君,這麼多財貨,會不會太惹眼了?要不要找人運作一下。”
大食是吞併波斯後建立的國家,比想像中富饒,大唐軍隊勢如破竹攻入大食後,收穫的不僅是威名,還有堆積如山的戰利品,可以說每個將士都賺得盆滿缽滿,作為軍隊的最高指揮者,張孝嵩收到的孝敬更是嚇人,價值以百萬計。
千里為官,為名也為財,這些是正常的孝敬,張孝嵩自然不會客氣。
僅僅是半年的收入,比張孝嵩前面所有的收入加起來還要多。
“不用”張孝嵩一臉肯定地說:“軍中有不少陛下的眼線,還有不良人,陛下想知道,就是隱瞞也沒用,還不如光明正大的進行,至於惹眼,想吃就不要害怕吃相難看,某做的一切,其實是效仿蕭何。”
“高,郎君,這招真高。”張三一臉恭維地說。
劉邦和項羽爭壓天下時,劉邦在前線拼命,把後方交給蕭何打理,眼看劉邦節節勝利之際,後方不斷傳來彈劾蕭何的奏摺,說他強佔民田、店鋪等,沒想到劉邦每次只是笑笑,並沒減少對蕭何的信任。
後來有朋友問蕭何為什麼不愛惜羽毛,蕭何很睿地說,自己這樣做是為了讓劉邦可以安心在前線打仗,不怕“後院起火。”
張孝嵩要是在西域經營得太好,肯定招人非議,這招一來能減輕朝廷的猜忌,二來能給自己撈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可以說一舉二得。
“少拍馬屁,馬上辦吧。”張孝嵩有些驕傲地說。
解了撥汗那之危,攻進大食境內,連破百城、深入千里,這功績堪比封狼居胥,張孝嵩覺得,這已是自己的人生顛峰,百年以後,這等功績也會萬世傳誦。
至於站錯隊的葛邏祿,算它倒黴。、
就在張孝嵩對葛邏祿不屑時,長安皇宮的御書房內,李隆基正對著一份奏摺暗暗皺眉。
“宋愛卿,這個月第幾份彈劾張孝嵩的奏摺?”
宋璟恭恭敬敬地說:“回陛下的話,這個月已經有五份了。”
李隆基把奏摺一放,整個人往龍椅一靠,一邊輕按著眉心,一邊問道:“愛卿對此事怎麼看?“
“陛下,臣以為應見好就收。”
“哦,說說你的看法。”
宋璟一臉正色地說:“我軍勞師遠征,靠的是一股銳氣,這股銳會隨著戰事的持繼和戰線的擴長慢慢消減,等大食緩過氣,對我軍不是一個好訊息,再說人員和補給也是困難,準備不夠充分,現在吃不下大食,弄不好就是滅頂之災,現在取得極大的戰果,大食也多次上書認罪稱臣,不如見好就收。”
頓了一下,宋璟補充道:“還有一點,這次出動的,是西域的中堅力量,陛下,不要忘了還有一個吐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要便宜了坐山觀虎鬥的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