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點點頭說:“讓陛下和高公公費心,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自秦朝以的,歷朝歷代統治者者推忠崇孝,在官場上,孝道也是考核官員的一個重要指標,鄭鵬升官加爵,以得到的戰功來說,無可厚非,可家庭有些複雜,要是不處理好,肯定惹人非議。
高力士說得這麼直白,鄭鵬哪裡有不明白。
“嘿嘿,鄭將軍,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些事看開一點就行,對了,成親之時,不要忘了請灑家也喝上一杯喜酒,沾一點喜氣。”
說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時,鄭鵬聽得出,高力士的話裡有些落漠,想想也是,今時今日高力士所取得的榮華富貴,已經到達了一個臣子的頂峰,然而,就是再多榮華富貴也補償不了他人生的缺陷。
“一定,到時高公公不要吝嗇腰包就行。”鄭鵬開玩笑地說。
上位後,還是第一次有人敢跟高力士“索要好處”,高力士聞言也不怒,嘿嘿一笑說:“託鄭將軍的福,現在灑家也算是薄有積蓄,放心,你的那份賀禮,灑家早就準備好了。“
鄭鵬把三寶號的利潤分高力士一份,高力士每個月固定有一筆可觀的分紅,對鄭鵬非常滿意,這才有主動提出要請帖。
離開了皇宮,鄭鵬馬不停蹄到吏部報備。
做官就是這點不好,去哪裡也要報備,不過也可以理解,作為朝廷官員,總不能突然失蹤吧,在報備的同時,順便也可以弄到相關的批文,一路通行無阻,也可以利用沿途的驛站。
現在鄭鵬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沒人為難,不到二刻鐘就完成相關手段,只需要回去等批文下來。
綠姝跟王俊的婚事黃了,崔源也鬆了口,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鄭鵬反而不急了,寫信給崔源說了利用春祭替綠姝洗白的事,也給綠姝寫了信,訴說一下離別之情,然後就安心在長安等待吏部的批文。
有些時間沒在長安,扔下林薰兒一個人在這裡,自然跟林薰兒好好溫存一番。
這次回元城,不知要出什麼事,再說回去是商討與綠姝的婚事,帶林薰兒回去不太合適,好在林薰兒通情達理,並沒有跟鄭鵬鬧,更應好好疼惜。
不知為什麼,眼看就要重返元城,鄭鵬有些莫名的緊張,也有一些期待:想當年是元城的笑柄,是被驅逐出元城,現在回去,怎麼也算是衣錦還鄉。
一想到可以打那些人的臉,鄭鵬在期待中又多了幾分興奮。
華夏人有很濃厚的鄉土情結,像“葉落歸根”“狐死首丘”這些成語,就是體現華夏人對故鄉的重視,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項羽率軍隊進入秦朝的都城咸陽之後,欲將秦朝的金銀財寶運回彭城,並在那裡建都.而謀士范增勸他應建都咸陽,坐擁關內,進可攻,奪取天下;退可守,蓄勢再發.可是項羽不聽,說出“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的話。
鄭鵬也不例外,這次回鄉,正好把丟失了尊嚴找回來。
定遠將軍只是一個散職,有名無權,沒有具體任務,告假也方便,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吏部的批文已經下來,不過的鄭鵬拿到批文後並沒有馬上起程。
年關近了,又是正值冬季,天氣寒冷、大雪封路,就是趕回元城估計也來不及,太過年的鄭鵬也不想自找不愉快,乾脆決定在長安過完年才回去。
有些日子不在長安,有些關係需要走動、維持一下,如郭子儀、庫羅、高力士、張九齡等人,還要跟郭可棠吃個飯、商議一下合作方面的問題,刷刷存在感。
鄭鵬一直堅信一個道理:人與人之間的交情就像銀行裡的存款,用一些少一點,用完了,就是不散也淡,有空就得多走動,不會因為疏於走動而變得陌生。
就是鄭鵬不得不承認,踏入開元七年的這個新年,這是自己到大唐過得最舒心、最快活的一個年。
升官加爵又好事將近,有靠山有兄弟,郭可棠也沒讓鄭鵬失望,三寶號和滷肉生意的分紅,扣除各項開銷、預留一定的活動資金後,鄭鵬還分了近十萬貫的分紅,就是庫羅、郭子儀、蘭朵、高力士也跟著大大沾光,每人分了一大筆,過了一個開開心心的大肥年。
郭可棠很會做人,把屬於高力士的那份交由鄭鵬帶給高力士,高力士沒想到每個月能分一筆固定的分紅,在年底還有那麼一大筆,非常高興,對鄭鵬更加器重起來。
過年的節奏就是各種應酬、各種吃喝玩樂,鄭鵬也第一次真真正正見識到長安的繁華盛世。
一個月不到,整個人胖了一小圈。
二月的春風喚醒了大地,冰雪融化,枝頭也出現點點新綠,在天地伊始永珍更新之際,鄭鵬和郭子儀、庫羅等人在長安的金光門告別。
郭子儀和庫羅本想跟著,不過二人參加因戰事推遲舉辦的武舉,憑著高超的武藝雙雙進入複試,鄭鵬讓二人在長安,為自己爭取一個好前程。
兩人立了功,可是缺一個好出身,要是能在武舉中大放異彩,那就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