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就是這點不好,禮數太多,特別是看到皇帝,動不動就行跪拜之禮。
乾咳二聲,高力士這才開啟聖旨,大聲宣讀起來:
“門下:左教坊判官鄭鵬,臨危受命,以西域副監軍之職出戰西域,出使其間,盡忠職守、兢兢業業,軍民歸心,攔扣敵資、反懸敵寇,巧破連城,威名遠播,可頌可賞,現封定遠將軍,上騎都尉,賜開國縣男,食邑五百戶......”
高力士一口氣讀完,想把聖旨交到鄭鵬手裡,沒想到鄭鵬沒有伸手來接,仔細一看,只見鄭鵬目光有些呆滯,整個人都有些走神,不由好笑地提醒道:“鄭監軍,不對,灑家應喚你鄭將軍才行,還不接旨謝恩?”
“謝主隆恩。”鄭鵬在高力士的提醒下,這才醒悟過來,欣喜若狂地說。
剛才還真把鄭鵬給驚呆了。
本以為一個五品的武散官把自己給打發,沒想到末了給自己一個天大的驚喜,給自己勳爵,剛才聽到勳爵的時候,後面讀什麼都不記得了。
勳,是授與有功者的稱號,沒有實際職務;
爵,是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是表示社會地位和待遇的一種尊號。
無論勳還是爵,都是臣子一生孜孜以求的追求,特別是爵位,這是踏入貴族行列的標誌,可以食邑,極為難得,很多高官大將窮極一生之力也不能封爵。
一個小小的開國縣男,在爵位來說是從五品上,然而它是平民與貴族的分水嶺,鄭鵬沒想到,自己這麼早就踏入勳貴行例。
有一個開國縣男的爵位,就是三品大官也不換。
看到鄭鵬一臉欣喜若狂的表情,李隆基和高力士相付一笑,彼此眼內都有滿意的神色。
連城一戰,可以說徹底扭轉西域的局面,固若金湯的連城,張孝嵩估計六萬大軍需要付出一半傷亡的代價才能拿下,這些都是大唐的精銳啊,可連城就像插在西域的根毒刺,不撥不快,在圍攻連城時,張孝嵩在前面督戰,軍部已在後方準備調兵等事宜。
沒想到鄭鵬一招神兵天降,把傷亡降低到差點可忽略不計,光是這個功勞,給鄭鵬封勳爵沒有任何異議。
那批鑌鐵的價值太巨,連城立下的功勞也太大,偏偏鄭鵬是樂官出身,升官不能一下子升得太快,像田地、賞錢也為難,鄭鵬自掏腰包補貼手下將士,還不計得失拿出幾萬貫反懸賞,要是賜個三五千貫或幾百畝地也不足以表達朝廷方面的誠意。
無論是高力士還是姚崇、宋璟,都一致認為給予勳爵最合適,幸好鄭鵬也滿意。
高力士在一旁笑嘿嘿地說:“祝賀鄭將軍,應賀鄭將軍,像鄭將軍這麼年輕就能憑一已之力得到勳爵的,灑家還沒見過,真是英雄出少年。”
李隆基指著鄭鵬的臉,風趣地說:”力士,你看,鄭鵬這臉真是善變,沒宣讀聖旨之前,宛如一個委屈的小媳婦,轉眼就變成春風得意的少年郎。”
“嘻嘻,陛下所言甚是,這就是傳說中的狗臉,說變就變。”
鄭鵬終於從狂喜中回過神來,看到李隆苦的心情不錯,打鐵趁熱地問道:“陛下,這些功勞不是微臣一個人的,微臣的二個結拜兄弟還有虎頭隊的將士出力甚多,還請陛下給他們給予賞賜。”
“不錯”李隆基點點頭說:“這個時候還能想起你的兄弟,放心,朕不會聲虧待每一個對大唐有功之臣,他們另有賞賜。”
“陛下英明。”鄭鵬長長鬆一口氣。
這件事告一個段落,君臣皆大歡喜,李隆基大度地說:“鄭愛卿此行辛苦了,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作為一國之君,每天要處理的事太多了,沒時間跟鄭鵬聊太久,晚一點還要去梨園寵幸一位新十家呢,說這話顯出皇帝的大度外,也有端茶送客的意思。
以為鄭鵬心滿意足會消停時,鄭鵬突然開口問道:“陛下,微臣有句話不知該不該講。”
“講!”
鄭鵬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陛下,那五百戶食邑,是實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