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畢,四海一,秦國滅六國一統天下,為了表彰自己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由王升為皇,號稱始皇帝,自此以後,每一代的統治者都以為大一統為目標,一日沒統一,就一日不稱帝,這樣一來中原很多時候,只有一個國家,一種命令。”
頓了一下,郭子儀繼續說:“西域不同,首先是他們只認血緣,沒有中原百姓的包容性,馬背上的民族,對禮義廉恥這類認知不高,很多人只顧著眼前利益,漢朝以為,西域這一片地區,就出現西域三十六國,一部分是遊牧部落,另一部分是城郭之國,實力都不高,說是三十六國,加上那些不出名的小勢力,過百都不止,地域就這麼大,勢力那麼多,很容易就會產生矛盾,相互融合、撕殺一直存在。”
“這交出徵撥汗那,就是各部落的最好寫照,西域地方的情況太複雜了,要是讓我參軍,肯定不選擇這裡。”最後郭子儀有些感嘆地說。
就是一同出發去征討大食和吐蕃,坐著同一條船,不少前來集結的勢力,見了面就怒目而視,有的還相互碰撞一下,火藥味十足,好像隨時都會擦槍走火的樣子,鄭鵬相信,要不是阿史那獻嚴令相互間不能內訌,他麾下的咄陸五部攜著武器虎視眈眈在兩邊壓陣,說不定還沒看到敵人,自己人先打一場。
鄭鵬有些頭痛地說:“這麼多士兵,很多都不屬同一個陣營,怎麼指揮?總不能一窩蜂去打吧?”
郭子儀解釋道:“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辦法,阿史那獻能成鎮守庭州,也不是隻靠那個興昔亡可汗的名頭,在統率方面他早有準備,把關係好的勢力分在同一個序列,然後每個序列派一名令旗兵和一名監軍,作戰時以令旗為號,監軍就是防止內訌或出工不出力,出征前,陛下封阿史那獻為定遠道行軍大總管,就是給予他這樣的權力。”
原來是這樣,鄭鵬暗暗點了點頭。
想了想,鄭鵬又有些擔心地問:“這些人沒有集訓過,要是打仗時雜亂無章怎麼辦?”
“呵呵,這些人和大唐的精銳相比,的確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的實力不高,可與他們的對手相匹配,要是他們有大唐軍隊那麼強大,那這裡也就沒大唐什麼事了。”郭子儀笑著解釋。
原來是這樣,鄭鵬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參加集結的隊伍,早在附近整裝待命,集結的號令一響,迅速前來報到,人數雖說多,用了半天時間,全數集結完畢。
集結完畢後,阿史那獻走過來,對鄭鵬拱拱手:“鄭監軍,現在人已集結完畢,要不,你來給他們訓訓話?”
鄭鵬不僅是監軍,還是大唐皇帝李隆基派來的使者,阿史那獻就是再看不起鄭鵬,也不敢挑戰大唐的權威,在出兵前,給鄭鵬一個露臉的機會。
“免了,此行某隻是一個旁觀者,不敢在可汗面前獻醜。”鄭鵬很堅決地搖了搖頭。
阿史那獻也不勉強,開口說道:“那好,一會祭祀誓師儀式,還請鄭監軍出手。”
“有需要某的地方,樂於效命。”鄭鵬一口應允。
作為西域副監軍,有必要刷刷存在感,要不然那些部落勢力不買自己的帳就不好了。
阿史那獻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訓完話,馬上把一眾領頭人進行祭天儀式,為這次出征撥汗那祈求上天的庇佑,儀式有些複雜,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還有一個祭師打扮的人用一筆硃筆在祭品上畫著什麼,鄭鵬在阿史那獻的請求下,把一把小銀刀把一個雞頭斬下來。
結束複雜地的祭祀儀式後,阿史那獻猛地撥出代表權力的御賜金刀,大聲吼道:“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