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大唐是東方最強大的國家,地域廣闊,兵多將廣,激怒它,相當於激怒一頭猛虎,沒必要去招惹一頭已經收起爪牙的猛虎,對吧?”大食國政務大臣哈察爾有些擔憂地說。
大食國已經吞併和消化完波斯帝國的領土和資源,阿卜杜勒了.麥立克在穩定國內局勢後,把目光拋向更加廣褒、富饒的東方,計劃向東擴充套件領土,但是,東擴不能避免一個問題,那就跟強大的唐朝發生衝突,雖說大食跟大唐相距萬里之遙,可大唐的影響力非常強大。
“哼,沒想到,我們大食國政務大臣的膽子,不知掉到哪裡,一聽到大唐,就嚇得臉色發白,要是怕,不如回家放駱駝去。”伊本冷笑著嘲諷道。
伊本是大食國的第一將領,智勇雙全,主戰派,戰爭狂熱份子,說得最多的話就是:用胯下的戰馬踐踏敵人的屍體,用手中的劍為大食換取領地,這些年大食南征北戰,伊體戰功赫赫,不久前被任命為掌管東方的最高權利者。
聽到哈察爾反對東擴,馬上出言反駁。
只有向東擴充套件的領地越多,哈察爾獲得的好處也就越大,因為他是掌管東方的最高權利者,這也是伊本堅持東擴的原因之一。
阿卜杜勒了.麥立克倒是精明,一個封號和承諾,伊本就不遺餘力地拼殺。
哈察爾看看面無表情的國王,繼續爭辯道:“我的駱駝,自有奴隸去放牧,不用伊本將軍掂記,東擴是好,能為大食獲得大片土地和數之不盡的財富,要擴充套件土地不是問題,問題是伊本將軍作好接受大唐怒火的準備沒有?”
房間裡只有三個人,國王阿卜杜勒了.麥立克、政務大臣哈察爾和大將軍伊本,這也是大食國最核心的三個人,國王不表態,哈察爾只能繼續發表意見。
這些年,大食國的版圖一擴再擴,勢不可擋,可哈察爾知道,大食國崛起,其中有太多的運氣。
大食國強大前,最強大的對手是歷史悠久的波斯帝國,慶幸的是,波斯帝國被西突厥打殘,趁早波斯帝國元氣大傷時,於是大食以稱臣進貢的代價,得到西突厥的默許,出兵把波斯帝國給滅了;西突厥與大唐開戰,被大唐滅了,善於見風使舵的大食,馬上又向大唐稱臣進貢。
這些年大食不斷攻打周圍小國,都是採取掠而不佔,不斷壯大自己,大唐覺得那是幾個小國之間的矛盾,再加上大食對大唐畢恭畢敬,納稅進貢不斷增加,也就採取放任的態度。
就是玄宗李隆基登基時,大食還派使團攜賀禮到長安祝賀。
在哈察爾眼中,大食國是強盛,但還沒有能和大唐帝國一較高低的資本。
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突厥,就是前車之鑑。
伊本一臉驕傲地說:“大食國的將士,都是受到真主庇護的百戰雄師,就是碰上大唐軍隊,也能戰無不勝。”
“我們勞師遠征,而大唐的軍隊以逸待勞,伊本將軍,你覺得勝算有多少?”哈察爾有些不安地說。
“勝算很高”伊本信心滿滿地分析道:“首先,這次我們並不是直接攻擊大唐的國土,而是攻擊它的附屬國拔汗那國,拔汗那國是大唐附屬國,大唐對它,可能會像波斯那樣看待,事後我們多送金銀財寶上去就行。”
沒了波斯,整個阿拉拍半島就是大食國的實力最強,這些年橫行霸道,只要態度恭敬一些、納貢多一些,大唐就是一隻眼看,一隻眼閉。
“沒錯,這次不是攻打大唐,攻打的也只是大唐的附屬國,可這次是跟大唐的死敵吐蕃聯手,那跟和大唐開戰有什麼區別?”哈察爾質問道。
大唐離河中地區太遠,大型的軍事行動花銷太大,就是打贏也得不償失,沒什麼要緊的事,大唐都是一隻眼開一隻眼閉,可是,跟大唐的死敵聯手,大唐肯定不會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