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盛唐高歌> 204 論功行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4 論功行賞 (2 / 2)

蘇祿可汗哪裡還不明白怎麼回事,一下子跳下馬,對著長安的方向,三叩九拜,然後一臉鄭重地說:“陛下放心,蘇祿有生之年,絕不背叛大唐,如有違誓,有如此箭。”

說話間,從箭壺拿出一支箭,用力一拗,一下子把箭拗成二截。

這次比試,包括蘇祿可汗在內,很多人陷了進去,有激進的把心愛的馬和武器都典當了,以至有手下要騎驢回安西,太丟臉了,蘇祿可汗也沒給他們置買,而是先讓他們吃些苦頭,免得動不動就豪賭,打算在路上再置買,沒想到大唐不聲不響,把這些全部送了回來。‘

李隆基在宮中沒賜還,在灞橋也沒歸還,最後交由王昌明以私人的名義盡數奉還,小心翼翼照顧著的蘇祿可汗的面子。

有前面的感情基礎,再加上這份感動,就是大唐的人不在這裡,蘇祿可汗還是忍不住表態。

表完態,蘇祿可汗轉過身,一臉嚴肅地看著自己麾下將士說:“最近正是多事之秋,俺知道,有不少人暗中遊說你們,暗中給你們送錢、送女人,許下什麼諾言,這話只說一次,牆頭草不好做,三心二意的人,多不會有好下場,以前的事,既往不咎,要是以後再讓俺知哪個勾結外人,休要怪俺不留情面了。”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一直以來,吐蕃很喜歡用金錢、美色引誘突騎施的將領,突騎施也曾鬧過分裂,有部落投靠吐蕃,為了堅定自己的信念,蘇祿可汗給手下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眾人很少看到自家可汗這樣認真,一個個忙大聲應下。

就在蘇祿可汗表態時,李隆基騎著馬信步而行,與一眾大臣邊走邊議事。

禮部尚書沈既開口說:“陛下親自到灞橋送行,臣看蘇祿可汗的神色,被陛下的真誠打動,為子大唐的長治久安,有勞陛下了。”

“臣也沒想到陛下會送到這麼遠”姚崇有些驚訝地說。

大唐是開朝上國,突騎施和大唐的關係,說是同盟,其實突騎施是大唐的附屬,以李隆基的身份,能送出宮門已經很給面子,沒想到李隆基一口氣送到灞橋,這不是君臣商量的結果,而是李隆基臨時起意。

這也是李隆基沒坐龍輦的原因。

李隆基眼角微微掃了一下跟在遠處的鄭鵬,一臉沉穩地說:“蘇祿可汗功苦功高,突騎施為安西的繁榮穩定,作出很大的努力和犧牲,理應給予他們最高的待遇。”

有半截話李隆基沒說出來:自己這麼一送,換來蘇祿可汗的效忠,換來突騎施二十萬控弦之士的死心塌地,絕對值了。

這話是鄭鵬彙報時跟李隆基說的,李隆基一聽就上了心。

不良人不僅低調,效率也很高,在長安佈滿眼線,突騎施使團上下輸得快破產的事,自然瞞不過李隆基,這件事王昌明也有彙報,當時李隆基就決定補回突騎施將士的損失。

怎麼也不能讓他們帶著對大唐的怨恨回到安西,為了照顧安祿可汗的面子,這才有王昌明不出席送別宴,而是在灞橋前面等蘇祿可汗的事。

作為副使,鄭鵬向李隆基彙報了幾次,還替李隆基出了不少主意。

鄭鵬本想讓李隆基也跟著唱的,這樣更感人,可這事王昌明知道了,死活不同意,高力士也認為,李隆基能送到灞橋已經破格,身為一國之君給別人唱歌,傳出去有辱國體,最後只讓那些孩子唱。

雖說李隆基有空閒時,沒少在梨園穿著戲服唱戲,來一把唱曲的癮,但地方不同,影響也不一樣。

關上門,想幹什麼都行。

姚崇也發表意見:“這次招待,可以說收了突騎施將士的心,這是好事,其實最讓人驚喜的,是鄭樂正的那首《送別》,某看到蘇祿可汗都激動得眼圈都紅了。”

“是一首好歌,某聽後,不由想起遠方的故友。”宋景也表態。

高力士笑嘻嘻地說:“陛下,這次接待完滿成功,鄭樂正功不可沒,老奴提議,應對鴻臚寺,特別是鄭樂正論功行賞。”

李隆基的心情不錯,當場就吩咐:“傳鄭鵬。”

高力士聞言大聲叫道:“陛下有旨,傳鄭樂正上前晉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