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上陣打仗,至少準備兩匹馬,打仗前騎備用馬,把武器、供養放在備的用馬身上,就是為了讓主力馬休息、蓄力,一會衝鋒時能跑得快一些。
鄭鵬看過腳踏車的趣史,知道腳踏車就在發現初期,就已經有很多輝煌的戰績
1801年,俄國農奴阿爾塔莫諾夫騎著自己製造的木製腳踏車,行駛2500公里,趕到莫斯科向沙皇來歷山大一世獻禮,亞歷山大一世見到阿爾塔莫諾夫製造的腳踏車,當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隸身份。
德國人德萊斯是一個看林人,每天都要從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發明一種交通工具的慾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輪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嗎!就這樣,德萊斯開始設計和製造腳踏車。他用兩個木輪、一個鞍座、一個安在前輪上起控制作用的車把,製成了一輛輪車。
1817年,當德萊斯第一次騎腳踏車旅遊,一路上受盡人閃的譏笑,他決心用事實來回答這種譏笑,在一次比賽中,他騎車4小時透過的距離,馬拉車卻用了15個小時。
這些事例都可以證明,腳踏車比馬的優勝。
鄭鵬選擇往返洛陽,就是最大損耗那匹百里追風的耐力。
“聽到鄭樂正這麼有信心,雜家也可以安心向陛下交差了”高力士頓了一下,遞過一塊令牌說:“這是皇上賜你的令牌,憑此令牌,工部的工匠、儲存的材料,可以任意調動。”
高力士也怕鄭鵬是喝高說胡話,親自聽到鄭鵬的保證,這才放下心來。
說了這麼多,就這句最動聽,鄭鵬謝過後,美滋漲地接了過來。
做一輛輕便、結實的腳踏車,材料可不能馬虎,鄭鵬還怕找不到合適的材料,有了工部的支援,這下心裡更有底了。
聽說工部的庫房,材料堆積如山,而全國出色的各種匠師,大半聚集在工部,複雜的指南車都能做出來,更別說構造很簡單的腳踏車。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回住所的路上,坐在馬車裡的蘇祿可汗,有些疑惑地說:“用一堆木頭,不用推不用拉,光靠自己就能比俺的百里追風快?是會仙法嗎?”
百里追風剛剛跑了那麼久的路,蘇祿可汗愛惜馬力,沒有騎馬,而是選擇和女兒一起坐馬車。
坐在蘇祿可汗對面的蘭朵有些不屑地說:“阿爸,你想多了,真有仙法,大唐早就把吐蕃打敗,哪裡還千方百計籠絡我們。”
“說得倒是,鄭副使說做一個工具,會不會像三國諸葛丞相那樣,類似木牛流馬一樣的機具?”安祿可汗突然緊張地說。
蘇祿可汗喜歡華夏文化,特別喜歡與打仗有關的典故,諸葛亮是他最喜歡的人物之一,對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非常推崇。
蘭朵撇撇嘴說:“阿爸,你想多了,木牛流馬早就失傳了,真有木年流馬,大唐還會每年花大筆錢財跟我們購買戰馬嗎,再說,書上說木牛流馬走得很慢的,怎麼也比不阿爸的百里追風。”
頓了一下,蘭朵有些不屑地說:“那個鄭副使,就是一個大唐書生,他們這些書生,嘴唇上皮子頂天,下皮子碰地,最喜歡說些浮誇的話,說話都沒邊了,分明多喝了幾杯馬尿就吹噓,送上門的橫財,不要白不要。”
長安太繁華了,商品琳琅滿目,蘭朵看得眼都花了,只恨自己的錢包太小,聽到鄭鵬大言不慚,主動激他加大賭注。
三百兩黃金,那是三千貫錢,天啊,這可以買很多她東西了。
蘇祿可汗有些猶豫地說:“可萬一那位鄭副使真贏了,怎麼辦,那可是三百金啊。”
“不會的,阿爸,女兒會全程盯死他,不給他一絲可乘之機,他肯定贏不了。”蘭朵一臉堅決地說。
“俺說萬一。”
蘭朵嘴邊露出一個狡猾的笑容:“阿爸,你忘了,大唐陛下給女兒的賞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