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是?”鄭鵬有些好奇地問道。
剛才沒有打招呼,還是那人是郭子儀的隨從呢。
郭子儀走到同伴前,一臉正色地介紹:“飛騰兄,介紹一下,這是我在長安認識的好兄弟,來自葛羅祿的庫羅,庫羅兄弟到長安遊歷,也有興趣參加武舉,我們常常一起練武。”
“安西庫羅,見過鄭公子。”庫羅用略帶生硬的漢語跟鄭鵬行禮。
原來是歸順大唐遊牧部落的人,難怪說話神態不像中原人,鄭鵬笑著說:“是子儀的兄弟,那也是鄭飛騰的朋友,不用叫什麼公子,太生分了,庫羅兄,以後叫我飛騰就行了。”
大唐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朝代,太宗李世民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就非常融洽,有“天可汗”的稱號,外族人、蕃人可以到大唐通商、居住甚至做官,安西都護府就有大量歸順大唐的遊牧部落,他們嚮往大唐取得的成就,傾慕大唐文化,每屆都有很多人參加朝廷舉辦的科舉、武舉,沒什麼奇怪。
庫羅身高體長、孔武有力,一看那身架,就知是練家子。
“飛騰兄,叨擾了。”庫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什麼話,兩位能來看某,那是看得起我鄭飛騰,都別站著了,進屋,今天來個不醉無歸。”
進了門,鄭鵬讓人奉上水果糕點,又讓阿福去準備酒菜。
郭子儀很精明,每次都是踩著飯點來,鄭鵬在左教坊和錢公公吃了過了,一點也不餓,不過還是讓人做飯。
要是郭子儀一個人來,鄭鵬用點酒和滷肉就把他給打發,不過庫羅第一次登門,不能讓他感到受冷落。
三人圍著聊天,很快鄭鵬就明白郭子儀帶人上門的原因,二人都是練武,脾性也合得來,於是合租在一處,屬於有酒一起喝、有錢一起花的那種,平時也能切搓一下武藝,就在昨晚,郭子儀去喝花酒,喝多了還點了個紅牌一渡春宵,結帳時發現錢不夠,最後庫羅拿錢來贖人。
郭子儀感到不好意思,來蹭飯的時候,就帶上了他。
“飛騰兄,剛才你回來時,一身酒氣,又到平康坊快活了?”郭子儀有點羨慕地問。
鄭鵬有些雲淡風輕地說:“不是,左教坊的錢教坊使邀我去赴宴,讓我擔任一個樂正,一時高興,就多唱了二盅。”
“左教坊的樂正?”郭子儀聞言肅然起敬:“那可是八品,飛騰兄,那現在喚你鄭樂正才行。”
一個縣令才七品,從一個沒位沒品的人,一下子升為八品官,那可是一個巨大的飛躍,最重要的是,還是左教坊的官,這類官需要很有才華、名氣才能擔任,對讀書人來說,這是一個榮譽。
舉個例,一個人在街邊擺唱,他就是賣唱討生活的人,可一個人在國家大劇院裡唱歌,那他就是藝術家、歌唱家。
王維是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官至尚書右丞,他在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也就是出任太常寺大樂丞,八品下小官,從這裡可以看出,鄭鵬能在左教坊謀到樂正,很不錯。
“別別別”鄭鵬馬上說:“那是一個虛職,我們還是以朋友相待,這裡可沒那麼多規矩。”
“就喜歡飛騰兄這利索的性子。”郭子儀高興地說。
“大氣。”庫羅也點頭附和。
這時阿福上前,說飯菜準備好,鄭鵬馬上邀兩個蹭飯的傢伙上桌。
在吃的方面,鄭鵬一向大方,酒是長安上好的阿婆清酒,菜有雞、魚、滷肉、羊肉等,擺滿了一桌,完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庫羅兄第一次登門,準備有些蒼促,酒薄菜稀,多擔待。”
本想烤只羊,以示隆重,只是烤羊需要時間,只做了一盤羊肉鮮湯。
庫羅連忙站起來說:“飛騰兄客氣,我們空著手上門,應該請你多擔待才對。”
郭子儀說請庫羅吃大餐賠罪,本以為是去酒樓,沒想到囊中羞澀的郭子儀直接把他帶到鄭鵬門前,以至什麼都沒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