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盛唐高歌> 110 五陵年少爭纏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10 五陵年少爭纏頭 (2 / 3)

“看賞。”

一個“賞”字響起,好像觸動某一個訊號一樣,大堂的人紛紛從身上掏出錢往臺上扔,現場好像爆發一陣丁丁當當的聲音,就像在下著銅錢雨,沒一會功夫,檯面上全是客人打賞的五株錢。

坐在臺下的鄭鵬,吃驚地看到,地上的錢,除了一枚枚黃澄澄的五株錢外,還有成串扔上去,甚至還有金豆子,就一會兒的功夫,地上的錢加起來少說也有十貫之多。

一貫千錢,十貫萬錢。

這錢也太好賺了吧,鄭鵬看到那一地的錢都有點眼紅了。

還沒感嘆完,突然有人大聲唱道:

“八號桌的鄭州盧公子,賞薰兒姑娘錢三萬。”

鄭鵬扭頭一看,只見一個下人把一托盤錢交給維持秩序的龜奴,那龜奴收到錢後,像打了雞血一樣大聲唱道。

此時,一直端坐的林薰兒站起來,對著八號桌的方向行了一個禮,柔聲地:“奴家謝過盧公子。”

八號桌站起一個圓臉大耳的少年,一邊對林薰兒還禮,一邊有些激動地說:“薰兒姑娘的歌,有如天籟之音,聽此曲就不虛此行,這只是某的一點小心意,哈哈。”

鄭州盧公子剛坐下,龜奴又大聲唱道:“十二桌何進士賞薰兒姑娘錢五萬。”

“七號桌王外郎,賞薰兒姑娘上好羊脂玉佩一對。”

“三號桌錢公子,賞薰兒姑娘赤金飾面一副。”

“一號桌趙大夫,賞薰兒姑娘錦鍛十匹。”

......

隨著龜奴不斷地唱,不斷有人上前送禮,沒一會的功夫,臺前堆滿了盛放禮物的托盤,錢、玉佩、錦鍛、金器應有盡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粗略估計禮物的價值不下於三百貫。

這不是好賺,簡直好過去搶。

鄭鵬想起白居易《琵琶行》行中的兩句詩: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原以為是詩人誇張,現在看來,那是寫實啊。

只是唱了一首五言絕句,雖說林薰兒唱了兩遍,可唱兩遍也沒幾個字,難怪春風樓的老鴇遲遲不肯讓林薰兒梳攏,留著她清倌兒的身份,更能吸金,養著她等於養了一棵搖錢樹。

白居易詩中只提到“五陵年少”,而這裡,除了很多少年郎,還有員外(官職)、大夫(官職的一種)、商賈、豪門大族子弟等,可以說囊括大唐有權勢或有財力的階層。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