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滷肉,好像只有魏州有售。”鄭鵬沒點破滷肉是自己做的。
“滷肉?”丁橫有些懊悔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這次辦事,本來可以經過魏州,不過為了趕時間繞過,想不到錯失了這般美味,可惜了。”
看得出,丁橫是一個典型的吃貨,要不然也不會主動跑過來詢問。
鄭鵬好奇地說:“那個,丁門令,護送這麼多美女,這是....”
說完,鄭鵬馬上補充道:“要是不方便透露,就當某沒問過。”
一行五人,護送六輛馬車十八名少女,難得這些少女年齡、身高都相仿,面容也清秀,鄭鵬還真有些好奇。
丁橫呵呵一笑,壓低聲音說:“小郎君,你肯定是猜想,這是皇上選秀女還是宮裡要補充宮女,對吧,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就是左教坊從下面些市署選上來的官婢,用作排練曲目所用。”
鄭鵬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教坊從下面州縣的官奴婢中選人,難怪這些少女要三人坐乘一車,身邊也沒有婢女侍候。
真是選秀,秀女有可能是未來的嬪妃、甚於皇后,路上官員都不敢怠慢,一路好吃好喝供上,行程肯定不會這麼艱辛。
這不,領頭的丁橫吃著乾巴巴的胡餅和清水,那些少女也是三五成群吃著乾糧和清水,沒人抱怨累,也沒人叫苦,原為她們都是官屬奴婢。
對了,鄭鵬這才想起,歷史上那位開創開元盛世、風流多情的唐玄宗李隆基,還有一個讓後人目瞪口呆的身份:梨園祖師爺。
梨園原是唐代都城長安的一個地名,因唐玄宗李隆基在這裡教演藝人,後來就與戲曲藝術聯絡在一起,成為藝術組織和藝人的代名詞。
《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可知為玄宗時宮廷所設。梨園的主要職責是訓練樂器演奏人員,與專司禮樂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樂的內外教坊鼎足而三。後世遂將戲曲界習稱為梨園界或梨園行,戲曲演員稱為梨園弟子。
明朝皇帝多奇人,有促織天子、木匠皇帝、煉丹狂人,大唐的皇帝相對中規中矩得多,而酷愛法曲(法曲是歌舞大麴中的一部分,也是隋唐宮廷燕樂中的一種重要形式。至隋稱為法曲)的李隆基,是唐朝皇帝中的一朵奇葩。
這樣看來,丁橫應是左教坊的一名小官吏,奉命為左教坊挑選新人。
從丁橫的說話行事看得出,他是一個爽直、不拘小節的人,鄭鵬笑嘻嘻地說:“出京辦事,這可是一等一的肥差,丁門令可是攤了一個好差事。”
鄭鵬前世是一個小販,最擅長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番話一出,兩人的距離立馬拉近,丁橫有些憤憤不平地說:“屁,那些市令,一個個鬼精,看某沒靠山,就拿一些筆啊、紙啊、墨啊這些不值錢的玩意唬弄,要是某進了尚書省都官,要他們好看。”
要是油水多,就不用吃那些乾巴巴的胡餅了。
鄭鵬也不知怎麼安慰,笑著給他倒了杯酒說:“那些都是勢利眼,不管他,我們這次碰面,也算是一種緣分,丁門令,某敬你一杯。”
“小郎君真是一個爽快人,某恭敬不如從命,先飲為敬。”丁橫聞到酒香,早就饞了,聞言也不客氣,一飲而盡。
喝完,忍不住嘖了一下,開口叫道:“好酒。”
鄭鵬一向注重品質生活,在吃食方面從不虧待自己,帶的酒是從郭可棠送的,這可是郭府窖藏上了年份的好酒,比外面賣的好得多。
兩人天南地北地聊了好久,直到丁橫的手下來催,這才跟鄭鵬告辭上路,臨走時,鄭鵬給丁橫送了一隻滷豬蹄還有一大包滷肉,丁橫只是推了一下,在鄭鵬的堅持下,很高興地笑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