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鄉縣放在大唐的版圖中,也就四線的小縣城,一個小小的縣城也能繁華如斯,側面可以看出大唐是多麼強大、繁榮。
報表可以滲水,繁華可以短暫,但是發自內心的笑容做不了假,鄭鵬看到,在街上,男女老少,不論地位高低、貧富,一個個臉上都現在發自內心的笑容,那是一種自豪、自信又滿足的笑容,和那些遠道而來大唐做買賣胡商謙卑討好的笑容一比,天朝上國的氣質一覽無遺。
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不是國庫有多少錢財,也不是皇帝的宮殿有多奢華,而是在乎民間百姓是否自信、富足。
鄭鵬看著長安的方向,有些心情澎湃地想道:此刻,按照慣例,大唐皇帝正坐太極殿的龍椅上舉行元日朝會,殿上陳設禮樂、歷代寶玉、車乘,儀仗莊嚴。皇帝袞冕臨軒,皇后、百官、朝集使以及皇親國戚都著朝服一同參加。儀式的過程中,包含了皇太子、諸公的獻壽禮儀、中書令上奏地方的賀表、黃門侍郎奏祥瑞吉兆、戶部尚書奏諸州的貢獻之物,禮部尚書奏諸蕃的貢獻等等內容。
到大唐朝貢諸蕃代表,想必他們的心情和目光,和街上那些謙卑的胡商一樣,對強大繁榮的大唐充滿羨慕、嚮往。
“原來陳家的小兒,萬歲”
“黃伯,萬歲”
就在鄭程思緒萬千時,身邊兩個人的招呼,一下子又把鄭鵬拉回到現實。
是兩個熟悉的人相互打招呼。
萬歲?
鄭鵬先是一驚,當“萬歲”的含意在腦中浮現時,很快就釋然了。
明清時候,萬歲是皇帝專稱,以示他一人獨尊,然後皇后、皇子、公主則稱千歲,明朝大太監魏忠賢在最狂妄時自封九千歲,然而,在大唐,萬歲是普通百姓見面的吉利話,相當於後世“新年好”一類的祝福。
從這裡也看出大唐開張、海納百川的胸懷。
“萬歲”
“萬歲”
身邊不時響起互道萬歲的聲音,有時素不相識的人打照面,鄭鵬也入鄉隨俗,和帶著善意的人相互叫著萬歲。
大唐的文化太絢爛多采了,像大唐的幡傳到日本,成為了日鋰魚旗,疊坐傳過去,演變成日本的榻榻米文化,鄭鵬前世看日本的綜藝節目,藝人常叫著“萬歲”相互鼓勵,現在看來,應是大唐輸出文化的一部分。
“喲,這不是鄭公子嗎,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相公尊體萬福。”迎面走來一個人,遠遠看到鄭鵬,小跑過來,一邊說話一邊給鄭鵬行禮。
來人身穿官服、腰挎橫刀,說話時面露笑意,一笑,他臉上的皺褶如菊花一樣一層層開啟,看起來極具個人特徵。
說話的是貴鄉縣衙的捕頭黃堅,綽號黃老鬼。
綠姝輕輕拉了一下發呆的鄭鵬,小聲提醒道:“少爺,你還沒回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