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六日,週六,傍晚。
宋雨霏結束了在圖書館一天的學習,準備去附近的餐館解決晚餐後回宿舍休息。
她是歷史系的學生,歷史的學習自然需要大量的閱讀,而亞歷山大圖書館的資料庫毫無疑問對於她的學習幫助極大。
一段歷史在不同國家的記載中體現出來的內涵都不一樣,甚至在同一個國家的不同的人之間,都有著微妙的差異。
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有人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有人困惑,是歷史創造了書,還是書創造了歷史。
但身為歷史系的學生,宋雨霏清楚,想要真正理解歷史,探尋真相,透過這些多樣化的角度,才能夠不至於偏執,才能夠全面。
今天宋雨霏鑽研的是舊時代諸夏的《史記》中的一段,《刺客列傳》。
最開始,宋雨霏不太清楚為什麼這本諸夏舊時代史老師奉為圭臬的史書會專門用一大段文字來描寫刺客這種與王權相違背的職業,因為按照老師的說法,這些史書都是遵照當時統治者的命令來撰寫的。
為什麼在這種帝王將相的傳記之中,會有平民的刺客出現,甚至還要立傳呢?
而且這《刺客列傳》裡記載的刺殺也並非都是成功,甚至在宋雨霏看來,這其中絕大部分都對後來的歷史發展沒有任何意義。
諸夏的教育之中,也都在告訴宋雨霏,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是不會因為一兩個人的舉動而產生巨大變化的,就像朝著奔流不息的大江裡投入石子,僅僅能掀起一點兒漣漪,但無法做到讓這條河流改道。
既然如此,這些刺客的存在,為什麼還要銘記,立傳,與那些帝王,世家,名將放在一起?
不過,在結合了泛西海這邊的文獻裡對於舊時代刺客的記載與描述,宋雨霏似乎捕捉到了一點兒靈感。
這些刺客的所作所為,在後世看來可能是徒勞無功的,是螳臂當車的。
但在當時,他們都是懷著希望能夠改變這世界的想法去行刺的,刺殺的結果大部分都是死亡,可這些刺客們卻義無反顧。
宋雨霏自己試想了一下,如果她身處那樣黑暗而混沌的年代,能否像那些刺客一樣站出來,為了心中理想而獻身,她不清楚自己的答案。
“在想什麼呢?”
一旁,手裡拿著亞歷山大港特色果汁與海鮮捲餅的柴雯婷見到宋雨霏有些恍惚,湊過來問道。
“怕不是又看上了哪個帥哥。”
戴著眼鏡,略顯土氣的方茹手裡拿著幾本借閱的書籍在一旁說道。
“說起來這次考試的結果下週一就要釋出了吧,感覺我這次沒考好,哎,可能升不上去了。”
方茹扶了扶眼鏡,又有些嘆息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