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兌換所需要的金幣也不算多,才5000萬元。
想一想,有關部門在地方上興建的垃圾填埋場,要消耗多大地皮啊,而且投資往往是過億。
而且這些被興建起來的垃圾填埋場,往往是離鬧市較遠的,很多時候就會毀山挖地,難免不會挖到靈脈什麼的。
若是自己將這項技術吃透,至少能在全國範圍內挽回多少地皮,用來興建公園和溼地,想來一定很不錯。
就學它了!
……
說起來,汀南理工大學,在機械、動力、統計學和材料學方面的理論水平和師資力量,在全國都算得上是頂尖的,可與國防科大相比肩。
它比不上水木大學的,怕是隻有生物學和遺傳學。
王易在機械、動力、統計和材料方面,都得到了原劍、莫草軍和陳教授的傾囊相授,再加之還在張老教授和王老教授所負責的國家級實驗室裡呆過,接觸過不少這方面的大牛,所以他現在的理論成績,可以說,不比汀南理工大學的普通教授差,甚至在動手能力上還有過之。
不過,他此刻再學起這門“萬千垃圾分解法”來,依然感覺有些難度。
很多的公式都沒有學過,需要死記硬背下來。
可是,我該如何向別人解釋我如何推匯出這些公式?
沒有這些公式,垃圾的徹底分解就只是一句空話。
王易左思右想,決定,泡圖書館!
他再度撥通了王老教授的手機:“您能不能幫我在水木大學辦個圖書館借書證?”
王老教授是水木大學的客座教授。
“哈哈,就知道你會要,相片拿來,我給你辦,明天這個時候找我要。”王老教授很痛快地應下。
於是,第二天下午,當王易化身拿到王老教授所辦的借書證,再緩緩進入水木大學時,立刻引來好些大學生的意外關注。
“咦,那不是王易嗎?”
“王易?那是王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