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易將白馬寺的隱患一講,王本貴愕然,繼而哭笑不得:“這麼說,現在靈氣少,反而是好事?”
環境惡劣,總好過無法生存。
王易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但還是解釋:“那位大師正在想辦法解決,我也會跑遍全國來想辦法。”
“真能找到辦法?”王本貴有些擔心。
王易擠出一絲笑容:“會有的,就是需要時間。不過,環境保護我們還是要做,這不是一日一夜之功,得慢慢來,我們不會停下腳步。”
王本貴理解地點頭,再說起晶片生產的事:“訊息好像洩露出去了,聽說這些日子來我們德池的外國人和日本人明顯多了。”
“保衛力量增強了就行。”王易不太緊張。
本來石墨稀電池技術就是全國第一的高科技,上面已經提升了七一機械廠的保密程度,專門撥了警衛力量來守護這個技術的關鍵環節生產,如今不過是再派一些同等級的警衛力量來保護晶片的生產而已。
要知道,華夏國缺錢,缺資源,但不缺人,每年從警校畢業,從軍隊退伍的特種兵不知道有多少,只愁沒地方安置,眼下既然要人,哪有不塞過來的道理。
王本貴很快嘿嘿一笑:“聽說過兩天就會派一個班的保安常駐,不過開銷歸我們付。”
“付就付吧,我們的技術頂尖,我們的成本肯定比其他工廠要低一些,這種屬於半壟斷產品,高利潤的時間應該能持續很久。”王易不在意地道。
作為投資者,他有權時刻享受晶片更新的免費通知推送,當然,七一機械廠如果要生產升級版的晶片,可能就需要技術改造了。
但是,有石墨稀技術的加成在那裡,其中的不少精密儀器都是經過了王易的精神力加持改進的,王易有這個自信,近幾年內,七一機械廠目前在某些東西精細度上的加工,會一直保持在國內領先,全球領先。
他雖然還沒有正式出國訪問過,但幾位老教授倒是經常將一些國外有關機械和電子、生物、材料方面的最新進展發給他,對於現在的國際先進技術,他心裡還是有數的。
有了王易的保證,王本貴也就放心地去安排生產了。雖然沒有了範煙琪的協助,但王本貴原本就不是一個笨的人,只是沒有機會發揮而已,之前他已經在範煙琪的幫助下,管理能力大大提升,再結合他自己多年來的會計管理經驗,倒是將新增加了生產線的工廠打理得井井有條,並沒有亂。
而聶曉麗因為不需要吸引靈氣,只需要按照王易的要求來鍛神,如今也時不時地在車間各處溜,以精神力來關注著生產中的一些問題。
其中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她的電工水平比以前大幅提升了,找到問題的速度快多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多了。
做為一家大型的機械綜合廠,七一機械廠如今的地皮已經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了一倍,眾多高精尖的生產任務和眾多高工的休閒任務,對電力的需求遠遠高於其他的普通重工廠,而現在,聶曉麗在兼顧工會主席的同時,也為電工組減輕了不少負擔。
這時,王易就很慶幸,還好德池市附近就興建了一家新型的燃煤發電廠,就近為七一機械廠的用電需要解決了大問題。
可能這也是上面把七一機械列出生產合作商的原因之一吧。
。書閱屋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