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都是看熱鬧的,實際當天只售出10套,”楊雅蘭輕嘆:“這還是在汀市。在魔都,聽說好些樓盤開盤時只零星賣出幾套。如今的樓市,真的生意不好做了。”
“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朱董決定轉型做承建商,搞大工程,逐漸將重心從房地產界轉出來了。只可惜,我們楊家不能這樣做。”
“其實我覺得,你們這一次設計得還不錯,有大戶型,也有小戶型,大戶型的首期要求高,有些家庭不一定拿得出來,但小戶型可以買下,而且你們還著重於醫療康健,以後可以重點偏向於城區養老。”王易看著她這裡的規劃圖,誠懇地道:“如今年輕人都愛往城裡跑,鄉下的養老院沒有什麼資源,但城裡不一樣,交通方便,醫療設施也齊全,最重要能留住醫療人才。有了醫護人才,才好談專業護理,才能引得老人們進駐。”
楊雅蘭無奈地笑:“現在我也只能指望這項功能可以吸引更多的購房客。”
關於市民的養老,王易也曾經在網上看過不少貼子,前幾年因為上面嚴抓廉政,酒店業和餐飲業一片蕭條,倒閉了不少公款吃喝的商家,所以很多原本才開業沒多久的星級酒店發了愁,為了生存,一個個嘗試著改建成敬老院。
但因為敬老院缺乏專業的護理人才,地方又有些偏,很少老人願意去住,荒廢在那裡,著實拖垮了不少酒店投資者。
不過,在王易看來,隨著華夏國人口的老齡化,敬老和贍養老人的問題,不僅將成為國民的大問題,也將是政府的大問題。
現在政府為什麼考慮延遲退休,其主要原因,不就是因為生活條件好導致老人們的壽命普遍高,而延遲退休能讓一部分老人暫緩下崗,從而減輕一部分年輕市民的負擔?
除了延遲退休,還有敬老院和老人活動中心的陸續興辦,還有大力推動醫療改革,保證社會上有足夠的醫護人員來支撐以後的敬老事業。
獨生子女政策才剛剛放開,至少二十年以內,撫老依然是個大問題,當年輕人的崗位不足,收入有限時,國家不出手,誰來擔當老人的撫養?
當年堅持了計劃生育只生一個,還為此而強收了大批的罰款,那麼如今,政府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起公眾醫療設施和人員的建設,承擔一定數額的困難家庭的開支。
這便是有因才有果。
“是的,”楊雅蘭鄭重地點頭:“我就是打算堅持這一點,以引來更多的購房客,同時還得想出一個辦法,讓這個敬老中心能夠自給自足,步入良性的迴圈。小易你點子多,有沒有什麼好意見?”
王易想了想:“或許,我們還可以嘗試一下,將這個敬老中心變成一個半獨立且有公信力的諮詢顧問中心?”
……
老人們只是身體不好,但很多退休的老年人,才六十多歲,思路還是很清晰,更有些因為常年在領導崗位上,考慮事情比較穩重,處理麻煩的經驗也很豐富。
因為年齡的問題,老人們不得不退下來,但他們心裡還是渴望能發光發熱的,與其讓這些老人們聚在一起純打牌,純下棋,似乎有些浪費了人才。
所以王易建議,就是當敬老中心開始對外營業時,不僅要仔細登記入住老人的身體情況,還要詳細瞭解他以前工作的特性,並將有特長的老人們組織起來,視情況接一些有報酬而工作量不大的任務。
只要接連解決了幾單麻煩,相信大家的積極性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而對外的公信力也會逐漸建立,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