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所提供的公式,自然不是石墨稀電池材料的終極公式。
他只是將材料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加快反應速度的公式列出一個。
但這一步,極大地縮短和減少了接下來的推算工作量。
當確定了這個公式存在,很快趕過來的莫草軍頓時激動地又拉著王易和原劍進入一個單獨的房間:“聽著,這件事要保密,只能我們三人知道。當然,我們可以藉由這個公式,去推斷其他的東西,得出資料,相信以我倆現在的名氣,不會有人太過於質疑。”
“以後我若是以它弄出什麼新的方法,我會與小易你聯合申請專利。原劍你也一樣,如果你有什麼想法……。”
原劍不等他說完就擺手:“我的工作不需要涉到專利的申請,所以我不管。我之所以叫上你,就是讓你和小易到時聯名專利。有了聯名專利,日後就算這公式再流傳出去,至少在國內,我們有專利法保護權益。”
他感慨道:“小易你真是我倆的福星。這個公式一出來,我們頓時又朝著目標進了一大步,說不定加把勁,今年年底能把這個專案做成功。”
那是,不然我拿它出來幹嘛?
王易心裡暗想。
七一機械廠因為連續的兩件大訂單,而令那些原本只是做一天和尚做一天鐘的職工們紛紛恢復了活力,甚至在王本貴放話想要招人時,呼朋喚友地叫來廠內,雄心勃勃地打算趁著王家父子入住機械廠的機會來再幹一番事業,所以人手還算是畢竟充足、並且聽話。
所以,在王易心裡,廠裡目前沒有什麼麻煩,只要把主攻的幾個方向的能力再提升一些,應該可以再接幾個高精大單。
這年頭,只有高精大單的利潤才高,才不虞被其他的廠很快破解和模仿。
讓王易有些擔憂的,目前還是原劍和莫草軍的研究組。
不搞研究時,只聽說過這種研究專案很費錢。
那時王易不瞭解,只聽說研究動以百萬計,想想自己好歹也是身家上百億,而且目前每天進帳數百萬元的小富豪,支撐兩個研究專案應該不是很難。
但唯有親身加入,他才知道,研究真正燒起錢來,好嚇人。
尤其是材料費和裝置租用費。
新分解儀因為是免費試用三個月,還好一點,目前沒有什麼成本,但其他的裝置,因為是學校裡的,每天動用的金額就是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