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裡的居民拆遷後會不會搬到那些高樓裡住?
王易的腦海裡晃過這個問題,再又迅速把它拋開。
這不是自己的責任。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
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設計這裡,改造這裡,將它變成值錢而放鬆的休閒區,讓保稅區裡的人們和外河途經的船客們有一個較舒服的去處。
……
王易一路小心地開著,發現這裡的地勢還算平坦,沒有忽高忽低的地段,無須再找推土機刻意挖平,破壞了地脈的靈氣,心裡便滿意了幾分。
他一直將賓士越野車開到了幾近乾涸,卻仍有飄著大量臭水和綠萍的饒水河邊。
沿河盡是那些沒有經過廢水處理就直接往外排的汙水管,兩邊還有不少丟棄了生活垃圾,想像著這樣的汙水還會順著流進沅水,王易突然對河魚無愛了。
是啊,河裡的魚,沒有腥味。
但河裡的魚,汙染重啊!
我寧願吃腥一點的塘魚……。
選了一個臭味稍淡的位置,王易下車,一路和河道兩邊住著的老樓居民們攀談。
這些人已經知道政府要搞拆遷了,聽王易詢問以往這裡的水質、泥土什麼的,都指指自己的房子,道是這裡可以建房,這不,自家房子建了幾十年來,都還沒有倒。
王易只能呵呵了。三層樓房的壓力,和高樓大廈所承受的壓力,能一致嗎?
他耗了近兩個小時,在這條河道兩邊的居民街上走了一遍,身上汗溼了又幹,幹了又溼,不過也大概摸清了這裡的地形。
頭頂上的太陽越來越曬,哪怕是戴了帽子也能感覺到那股高溫。王易不想再走了,迴轉,上車,他一邊撥通了柳和松的電話,一邊前往汀南省地質局。
才設好導航,柳和松的回覆讓王易有些意外:“你就在地質局?”
“對,”柳和松的聲音透過車載電話的放大,在車裡顯得格外的清晰和響亮:“我昨天去看了地形,今天來查資料。”
“那好,我也要去地質局,你能不能等等我?”王易對柳和松的敬業相當滿意。
去看地形,是設計師的本職。
但還能來地質局查資料,那就真的是用了心。
……
近三十分鐘後,王易與柳和松在地質局辦公大樓前會合。
看著王易臉上的墨鏡和太陽帽,一身休閒的柳和松笑著打趣:“剛一看,我還以為是哪個大明星。後來一想,哦,應該就是您了!”
王易有些無奈地聳肩:“沒辦法,不想惹麻煩。這裡您經常來?”
“經常來!”柳和松熟門熟路地引著他往裡走:“每碰到一樁室外設計的案子,我都會來查一查。我老師講求天人合一,不喜歡在設計的時候對地勢改造太多,所以,看地質是必須的。”
王易點頭表示瞭解:“也該這樣,免得挖出了不該挖的東西。”
柳和松之前和他聊天時,就知道他對玄學有點興趣,剛好柳和松也是有點興趣,這會兒便笑著道:“說起來,沿海那邊動工講究風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過度依賴風水,也會有問題,所以我老師只是拿它來做為一個大體的參考。”
“不過您既然是打算將那裡做為休閒之所,就必須注重這方面的影響,要將那裡的氣場調整為放鬆的、溫和的,而不能是波動較頻繁的、緊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