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倒是有點生意上的天賦,前幾年靠著做建材也賺了點小錢,但現在樓市打假,上面對建材商人的資質就抓得比較緊,次子的鋪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生意蕭條,想將手裡的房子出售,偏還找不到下家接手,又因為房子還沒有裝修,想住也住不了,這不,一家人的日子立刻過得拮据起來。
舒慶春現在是和長子、長媳、長孫女住。長孫女還好,中學了,住校,也就是週末時偶爾來一次,但再過一年就要高考了,萬一考上大學,這學費也是一大開銷。
所以,先前舒慶春聽得七一機械廠換了董事長,打算專攻高精線路時,就動了心思,想知道自己所在的省機械有限公司是否會改變經營策略,也加大對技術方面的投入。
沒想到有關領導居然對此不以為意,而幾個有手藝的老夥伴則是病的病,走的走,擰不成一條心。
當然,最重要還是如今的領導專愛生產電動化,對他們這些老一輩純靠手藝的高階技工們不太看得上眼,覺得他們年齡大了,眼神不濟了,頂不上大梁,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那些四、五十年歲正當壯年的中年技工身上。
但舒慶春很清楚,這幫中年技工的手藝頂多是合格,因為自他們學工開始,市場上流行電腦控制,所以肯在手裡下苦功夫的極少。
別說這一代了,就是如今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肯在加工領域的手工線上下苦功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些有點靈性的人,也在沉重的應試教育下,被磨壞了眼睛。
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都不行了,手藝怎麼好得起來?
可惜,如今重視到這一點的人,真心不多。
老伴見舒慶春半晌不說話,火氣也漸漸地消了,失望地看了他一陣後,嘆氣,無力地:“那,那現在怎麼辦?難道就不爭取了?老二這一胎,可是再過兩個月就要生了。老二媳婦如今沒工作,老二的生意又沒有好轉,這麼多的人,怎麼過?”
“還能怎麼過?讓老二把他那房子先抵押,再挑點質量好點的名牌建材進點貨,我厚著老臉,去找幾個學生問問是否需要裝修!”舒慶春一瞪眼:“早就讓你管好二小子,少動些歪腦筋,你還不服氣,現在好了,人家建樓的要求高了,他小子那點水貨根本賣不掉!”
“他又不是故意的!”老伴也惱了,將手裡的毛線針放下:“大家都這麼進,他不進,成本居高下不來,又怎麼賺錢?再說,那些又不是質量差,只不過沒怎麼檢驗而已。人家檢驗一次,也是要收好多錢的好不好!再說抵押,他又不是沒試過,如今銀行不接!”
舒慶春無力地閉了嘴。
做為機械廠的老技工,他自然也知道一些材料市場上的貓膩。如今市面上的名牌產品,別看叫得歡,實際上也就七成左右是真正的久經考驗,另三成,都習慣買通檢驗人員來出報告。當然,這也與經營的老闆理念有關。有的領導看重質量,抓得緊,那工廠管理就好,產品質量也可信,有的領導看重公關和關係,廠裡進一大堆關係戶,管理不嚴,產品質量過得去,大家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利潤高,年底分紅高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