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納步行者,時隔六年再度捧起東部冠軍獎盃。
六年時間,步行者隊經歷了一個非常完整且漫長的重建過程。
從核心球員的出走、衰老,到新人的成長,崛起。
步行者用六年的時間,詮釋了什麼叫做相信過程。
目前步行者隊的首發五虎,幾乎全部都是自己選秀並培養的。
雖然嚴格來說羅伊和阿爾德里奇是拿韋恩換的,但開拓者當初也是幫步行者選的這倆兒。
這種全程靠自己培養沒有簽約任何大牌球星,純屬靠選秀重建的球隊。
著實是又不想出錢又想出成績的楷模示範。
森林狼要有這眼光,估計也該崛起了。
而且,步行者隊的這幾位,順位也都不是特別的高,其中沒有任何一個狀元。
羅伊和阿爾德里奇是前十順位的新秀,剩下的三位格蘭傑、希伯特和霍樂迪,甚至都不是樂透秀。
就這,居然玩進了總決賽。
只能說一聲大鳥劉嗶。
一支球隊想要成功,並不是一昧堆砌球星就可以的。
湖人F4就足夠強大,但同樣因為各種原因經歷了失敗。
所以,步行者能成功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球員厲害。
仔細研究一下步行者的球隊構成,會發現他們從人員構架上確實比熱火更合理。
格蘭傑和羅伊,是當之無愧的領袖。他們在更衣室能說得上話,但彼此之間相處得又很融洽。
格蘭傑是更衣室的大哥,可在球場上他卻願意讓羅伊去成為第一核心。
格蘭傑原歷史裡就願意讓位泡椒,足以說明他的性格。
這樣一來,羅伊在隊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球場上當一個領袖。
一個在更衣室說了算,一個在球場上是絕對核心,分工非常明確。
可別小看了領袖的作用,以前韋恩看球的時候,伯德職業生涯做過最錯誤的決定,大概就是交易走了格蘭傑。
格蘭傑當時雖然已經因為傷病原因而難堪大用,但卻依然是球隊更衣室的定海神針。
格蘭傑一走,步行者整支球隊就散了。
泡椒和希伯特因為想上同一個妹子而鬧出矛盾,史蒂芬森也開始作妖,然後這支原本充滿希望的步行者就此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