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領先8分,勇士球迷都在歡呼,甚至勇士球員自己都感覺良好。
但科爾自己卻很慌。
這比賽,不好打!
還是那句話,死亡五小雖然是科爾的殺招,但並不是一個常規陣容。
這也是為什麼,打五小戰術的勇士也依然需要狗特這種中鋒的原因。
那既然死亡五小這麼劉嗶,為什麼不一上來就用呢?為什麼不長時間用呢?
非得等到殘血了才用?不殘血不會打球?
你擱這看老鴿寫呢!還帶鎖血爆發的。
其實不是科爾不想用,是五小陣容得在比較特定的情況下才好用,那就對方精疲力盡的時候。
為什麼科爾總是把斯佩茨、狗特、巴博薩、李玟斯頓等一群替補全都上個遍,哪怕季後賽也不搞短輪轉?
因為他要在前三節儘可能的撕咬和消耗對方主力,這樣到了下半場死亡五小才會大發神威。
此時這套殺死比賽的陣容往往已經得到了足夠休息,而對方則已經精疲力盡,雙腿灌鉛。
在這樣的情況下,死亡五小才能發揮出高機動性的優勢,打出來那水銀瀉地般的進攻。
勇士在用了一大群角色球員消耗了對方球員之後,體力佔優,發揮出機動性和投射能力的五小才是無敵的。
或者說,勇士的陣容深度、合理配置理加上合理的輪換,才是五小強大的原因。
這就和打仗是一樣的道理,你的先頭部隊不是莫名其妙就勇猛起來的。
你的後勤、你的後援得能跟上,才是你先頭部隊勇猛的關鍵。
單讓五小長時間的打,這陣容就沒那麼無敵了。
所以,科爾一般只是短時間使用五小,只有在殺死比賽的時候使用五小。所以原歷史裡,只有七人輪轉的騎士縱使拼到精疲力盡,也依然被死亡五小揍得頭破血流。
但凡是勇士實打實輸掉,排除那些因為運氣或者手感不佳輸掉的比賽,大多都有一個特點——前三節就頂不住了,只能提前上五小穩住局面,導致自己體能消耗也很大,第四節機動性上打不出優勢,然後GG。
而剛剛,科爾就是發現這局勢壓不住了,提前上五小衝了一下。
本想拉開點比分,結果忙活了半天,也才只領先8分而已。
要知道,五小上場之前,開拓者就已經落後4分了。
也就是說,五小隻幫勇士取得了區區4分的領先優勢!
開拓者之強悍,五小都有點壓不住。
那支球隊堅若磐石!
雖然領先了8分,但科爾卻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他只能祈禱開拓者第四節體能出問題了。
小學生:我特麼賽前幹四盒飯的人,你和我聊體能?
傑寶:我體能不太好,每場比賽也就只能打個48分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