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姚主席是在家看的選秀,作為狀元都沒能到場。
到了美利堅後,也是各種不適應,翻譯都是現找的。
所謂“姚之隊”,可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姚明打出來之後才慢慢組建的。
韋恩稍微好了一點,在現場參加了選秀。但因為不是體制內球員,所以當時的韋恩也沒有什麼完整的團隊支援。
就一個經紀人施瓦茨,然後由施瓦茨幫韋恩臨時組建了一個訓練團隊,沒了。
易建聯就不同了,在他來美利堅之前,打上NBA之前,這裡的一切就已經安排妥當。
訓練師、營養師、負責商業的團隊、負責新聞的團隊......從生活的衣食住行,到籃球的各種瑣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易建聯一來,就裡面有一整個成熟的團隊為他服務。
這都是姚明和韋恩幫他踏平的路啊。
所以,他說得沒錯,他的確有自己的訓練營。
事實上,在選秀前兩個月,當韋恩還在打季後賽的時候,阿聯就已經在洛杉磯開始訓練了。
“我知道,但在你的訓練營裡,你沒有真正的比賽可打。
籃球是競技運動,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你必須打比賽,才能適應比賽。
你都兩個多月沒有打過真正的比賽了吧?
所以,到我的訓練營來,要是不放心你也能帶你自己的訓練師。
在我這裡,你才能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NBA級別。”
韋恩見阿聯還沒明白自己的意思,於是又解釋了一遍。
訓練營是其次,對抗比賽才是重點!
“這......那麼就謝謝韋哥了!我會準時參加的!”
聽得出,阿聯也很興奮。
作為職業籃球運動員,又有誰對NBA沒個憧憬呢?
阿聯知道,以社會他韋哥的人脈,那訓練營來的肯定都是高手。
到時候,他會直接和最頂級的NBA球員對抗。
阿聯是既緊張又羞澀,但又有點興奮。
一個字——刺激!
結束通話電話,韋恩對今年的選秀也更加好奇了。
因為這2007年的NBA選秀,可以說是變得和原歷史大不一樣。
原歷史裡,眾所周知,開拓者選中了奧登,開啟了羅伊奧登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