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場比賽整個第四節都是垃圾時間,韋恩尋思人家可能早都走了吧。
結果他往場邊一看,莎娃還在。
嗯......
韋恩倒是蠻希望莎娃走了,因為現在不走更尷尬啊!
“嘿,剛剛在比賽,所以......”韋恩還是湊了上去,打了一個遲到兩小時的招呼。
“沒事,我能理解,我打比賽的時候也一樣得集中精力。”然而,莎娃並沒有生氣,而是微笑著站起來和韋恩重新握手。
這......
運動員最懂運動員啊!
“來洛杉磯旅遊嗎?”
“沒,我基本都在這兒住。上一場你打森林狼,我也看了那場全美直播的比賽,感覺意猶未盡。
今天剛好你來洛杉磯打球,所以就來看看。
打得依然不錯啊,三分神準~”莎娃說著,做了一個投籃的動作。
韋恩發現,莎娃貌似比第一次見的時候活潑多了啊。
事實上,第一次見面時她這麼冷,並不是因為高冷,而是因為她壓根不會交朋友。
說起來,莎娃的童年經歷和蝸殼是有幾分相似的。
她在西伯利亞一個叫做尼爾根的小鎮出生,但2歲的時候便跟隨家人搬到索契。
6歲的時候,莎拉波娃到莫斯科參加網球課程學習,一年之後,她又跟隨父親遠渡重洋來到美國佛羅里達州追求自己的網球夢想。
她的童年幾乎從來沒有過朋友,因為她總是不斷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
嗯,簡直就是一個網球版的科比。
這樣的童年經歷,也讓她在網球場上爭強好勝,性格偏執又孤僻。
在那個本應該學會溫爾文雅、謙讓和包容的幼年時段,她所接受的教育則是擊敗對手,要在任何事情上和別人比個高低。
她無法理解,怎麼和第二天必須在場上擊敗的人共進晚餐。對於她來說,無論名氣大小,只要站上球場,每一個球員就都是敵人,而不存在什麼虛情假意的友好。
所以,當她看到韋恩面對MVP,面對這個聯盟最好的大前鋒之一,並沒有唯唯諾諾,而是重拳出擊,竭盡全力想要幹掉對方,並在絕殺後囂張地大喊出那句“我抹殺了他媽的MVP”後。
她發現,自己並不是這個世界上的唯一。
原來,在NBA賽場上,也有一個異國他鄉的人,這麼“討人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