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者當時認為克洛希爾要開始兌現天賦了,於是奉上一紙7年價值5500萬的合同。
然後,這筆刀樂就全部打了水漂。克洛希爾此後越打越差,現在基本處於提前拿養老金的狀態。
歷史的教訓不斷告誡我們:“衝動是魔鬼他媽。”
千萬別腦子一熱就雙手奉上大合同。
這筆合同讓步行者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一直舉步維艱,交易價值更是負數。
而另一個籌碼弗雷德.瓊斯,作為2002年的樂透守門員,在步行者兩年都沒有什麼機會,算是作為一個潛力股搭在了交易中。
打不打得出來,無人知曉。
06年首輪選秀權,兩年後的選秀權,那就更沒譜了。
就靠這,伯德換來了上賽季場均18.1分,進攻手段全面,防守彪悍,打架厲害,2003年馬刺奪冠功臣史蒂芬.傑克遜。
典型的吃人不吐骨頭,坑人坑到他姥姥家。
“這......怎麼做到的?”韋恩看著報紙,頓時覺得腦仁痛。
他現在覺得“卡爾.馬龍的鐵肘”簡直來得太及時了,不然他可能無法在訓練中中活過一星期。
雖然不想不禮貌,但韋恩還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比利.奈特怕不是個傻子,還是說他和伯德有啥PY交易。”
“哈哈哈,別驚訝,伯德這是拿捏到了老鷹的痛處。”
施瓦茨不以為然地擺擺手,這邊交易看似不合邏輯,其實很容易看出套路。
首先,史蒂芬.傑克遜去年夏天就表明了想來步行者,但無奈步行者沒有薪金空間,只能作罷。
於是,“武聖”和老鷹只簽約一年,說白了就是找個地方先混著,騎驢找馬。
然後今年一看,步行者非但沒有騰出空間,還吃下了從西雅圖送來的波塔潘科那份垃圾合同。
那咋整?伯德只能聯合傑克遜搞事情了。
他們逼迫老鷹隊和傑克遜先續約,聲稱:“如果讓傑克遜以自由球員身份去別處,你們什麼也撈不到。”
老鷹確實也不想白白流失一個場均18分的準全明星球員啊。
而且正在重建的老鷹,也確實需要潛力股和選秀權。
於是,先簽後換的交易就這麼達成了。
傑克遜如願以償地拿下了符合身價的合同,也來到了印第安納波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