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評價介面的最下方,還有“徽章”和“投籃動作”這兩個類似技能槽的東西。
只是現在這兩個槽都是空的,沒有任何可裝備的物品。
最後,系統還非常貼心地告訴韋恩。
“目前選秀順位預測:落選。”
那可不嘛,就這能力值,要被選上了那才真叫魔幻呢。
看完自己的能力介面後,韋恩徹底自閉了。
太真實了。
但凡能有個暮年格蘭特.希爾的能力也不至於這麼慘啊。
現在自己這能力值,拿頭去打NBA?
不如待在家鄉的青年隊算了。
說起來,剛剛韋恩就一直有一個疑問。
作為一個身高2米11,老爹還是前職業球員的中國人,他為什麼沒有進入青年隊體系,而是被家人送到NCAA來了呢?
按理說,在這個年代,像他這種身高的小孩,應該早就被當地青年隊拉去打籃球了吧?
現在看見自己的能力值後,韋恩算是知道原因了。
他雖然長得高,靜態天賦不錯,但動態天賦屬實非常普通。
有沒有天賦,其實很容易就能看得出。真正天賦爆棚的姚主席16歲時就已經能打職業籃球,17歲時已經在CBA嶄露頭角了。
韋恩確實在他家鄉地區的青年隊待過,但當時在國內他根本達不到職業球員的水準。
興許是因為自己水平不夠,所以家裡人才送自己到NCAA鍍金?
淺了!
韋恩想得太淺了。
他那作為過來人的老爹,其實考慮得可比韋恩周到得多。
韋恩的父親之所以送他出來留學,其實是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在籃球這一條路上頭鐵地走到死。
送到美利堅讀大學,一來可以擁有更好的訓練條件和籃球環境。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算最終職業籃球打不成,有留學的學歷,韋恩也不至於一事無成。
2003年,“海龜”的身份還是挺吃香的。
這時在國內,大學籃球還沒有發展起來,體育和學業幾乎只能二選其一。選錯了路,那可就很難重來了。
韋恩要是在青年隊待著,結果最後沒能打上職業,他還能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