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融融把圖紙上的一筆一劃詳細的一字一句耐心的講解給李老爺,不時地抬頭確認李老爺的表情。李老爺眯著眼捋著自己的鬍子,神態很是感興趣,蘇融融心裡懸在半空的大石頭總算是放下了一些。
李老爺手掌撫摸著圖紙的一角,悠悠的問,“那蘇姑娘,敢問您對於鑿井取水這個計劃的勞費可有著落?”
這話讓蘇融融一聽,不免坐直了身子,這正是荒年大旱之年,莊稼地裡沒有糧食,連累的商人走夫們的生意也是難做的很,這鑿井取水雖是利民的大好事,但費用也不是一筆小數字,不管是對於李老爺還是平頭老百姓。
這時她不禁想起來之前笑臉相迎卻含糊其辭的縣令,心道難辦,如果縣令肯出錢出力,這事實在不難,但那縣令又是一副實在讓人沒法信任的嘴臉。蘇融融正準備好好說服李老爺,沒想到對面的李老爺先開了口。
李老爺輕輕敲敲桌面,看著桌子上的圖紙,沉聲說道,“既然是這等救災利民的大事,老夫等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姑娘若真能通了這水源,我等出資也算是修功德了吧。”說完安撫一笑,隆起袖子去拿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後生可畏啊,”看了眼蘇融融,“當真是沒法小看你們這些年輕人啊!”
頓時蘇融融如釋重負,歡笑著道謝,“謝謝李爺爺!!”
李老爺揮揮手錶示不要客氣,示意蘇融融稍等片刻,自己先出了房門,往南邊走廊去了。蘇融融打量起這會客的前廳。雕花的黃良木,鍍金的金銅爐,鎏金線和紋樣的薰香爐,是比起村民們氣派不少的格局,但微微鏽跡的燭臺,不再光亮的木榻也顯示了家主人的節儉。
再說這李老爺走到走廊,便有多年服侍左右的老僕上前詢問,“老爺您這是,真準備答應那個小丫頭?”
李老爺輕輕笑著,“有何不可,現在膽子大的年輕人可真是令人敬佩啊。啊對了,我記得今日備了點心,正好送上去吧,別怠慢了我們的客人。”
老僕趕緊應聲去了,李老爺看了看園中的清水流過的渠道,微微頷首。
蘇融融等了一炷香時間,見李老爺慢悠悠的踱步回來,正打算向李老爺辭行,李老爺卻讓人坐下,“不妨再坐一會。”
這句話讓蘇融融愣了愣,計劃已經全數告知,這資金問題不也解決了,難道還有什麼難辦的事情,蘇融融自己胡思亂想,腦袋被自己攪成了一鍋粥,正當她實在忍不住準備詢問時,李老爺抬手,幾個下人端著精緻小巧的紅漆食盒,走了進來。
食物無法比擬的香甜的氣息撲面而來,蘇融融眼睛一亮。
李老爺笑著衝蘇融融點頭,開啟紅漆食盒的蓋子,蜂巢芋角外皮酥脆,內層軟滑,餡有少許肉汁,吃起來外酥脆內鬆軟,有種鹹鹹甜甜的滋味,非常過癮。炸成以後呈金黃色,表層小眼密佈,形狀仿如蜂巢。
蘇融融向來對這種吃食沒有抵抗力,連吃了幾塊,李老爺又讓她帶走一些。
和鄭泯一起出了李府的大門,蘇融融把蜂巢芋角分給鄭泯,兩人並排走在回去的路上,正巧碰上農閒時間三三兩兩聚堆聊天的村民。
有幾個小孩眼睛賊尖,隔著田地就看到了蘇融融,喊著“蘇姐姐”跑過來跟兩個人撞了個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