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大魏風華> 第四百六十章 後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章 後事 (3 / 3)

沒人敢應聲,因為沒人敢去想他手裡那本書上,到底有沒有記著,錦衣衛查到的關於自己的事情。

這個...瘋子!

......

最後諡號定為了“英”,昭安皇帝是為魏英帝。

這個皇帝上馬打過仗,年少時不受自己親爹喜歡,去了北境看過死人,成年後一腳踏進奪嫡的漩渦,和自己親爹還有大哥不對付了很多年,一邊和太子鬥得死去活來,一邊被自己親爹拿來釣著百官,既不易儲也不讓太子監國,就像是看兩隻鬥來鬥去的蟋蟀,快沒氣了就扔下點吃食。

一個皇子,還是有自己班底有大臣支援的皇子,日子肯定怎麼也算不上差,但估計也算不上好,當初顧懷在京城看見趙軒的第一眼,還以為這喜歡穿著紫衣吊兒郎當的青年是個什麼紈絝但後來才發現多半是被他親爹給玩壞了。

好在最後還是狠了一把,親手送自己那個一門心思想成仙的爹上了天但日子也沒好起來,國庫空虛得想享受都享受不起來,老百姓日子難過得不行,一整個河北都快成了遼人的跑馬地,國內四處都有人謀反,哪天被人從皇位上拉下來好像也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事情。

於是兩年如一日,殫精竭慮,看摺子、開早朝、定政策,一邊維繫著朝堂的平衡,一邊想發設法地支援著顧懷在北邊打仗,以身作則省吃儉用,新龍袍都捨不得做,也在擔心哪個地方鬧了災百姓能不能吃上飯。

他是個好皇帝,也是個好人。

百姓的觀感最為直接,雖然朝廷已經貼了佈告,曉諭民間不用服孝,但還是有百姓自發披麻戴孝,每天宮城鳴鐘,街道上總能烏壓壓跪下一片人,每次顧懷散朝看見宮門自發來為天子守孝哭靈的百姓時,總覺得趙軒這苦日子過得還是值得的。

接迎齊王繼位的隊伍已經出發,守靈的日子也快過去,百官們擦乾硬擠出來的眼淚議論著接下來的權力分配,政治格局,百姓們唸叨著趙軒的好,但隨著下一任天子登基,想必很快就會被新的話題淹沒掉。

他來了世間一趟,忙忙碌碌好像留下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留下。

大概唯一能公正評價他的,唯有史書,和很多年月後,那些讀起史書的人了。

顧懷看著宮城,這般想道。

......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英皇帝,諱軒,靈帝次子也。母仁孝錢皇后,夢山河圖懸於屏風之巔,光華璀璨,寤而生帝。幼英氣勃發,酷好騎射,稍長習射,發無不中。雖為次子,然深受靈帝之重,未嘗遣其就藩於外。

靈帝好道,英帝屢進忠言。靈帝嘗謂英帝曰:“朕乃真龍天子,若天上無真龍,豈不謬哉?”英帝對曰:“所謂天子,非天人之子,實為萬民之父。天下之人,皆吾父子也。”靈帝聞之,雖深撼不喜,愈重之。

元熙八年,江南白蓮作亂,兩浙之地烽火連天,叛軍達十萬之眾。英帝奉詔南下平叛,體恤士卒,智勇雙全,僅兩月餘,叛亂遂平,江南復安。未幾,遼人南侵,靈帝駕崩於宮中,遺詔傳位於英帝。英帝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昭安,卻遼國精騎數萬,保萬里江山轉安。英帝勵精圖治,宵衣旰食,除早朝外,更設午朝。奏摺上達,必親覽之,從不留中。率力親為,裁撤冗費,釋內侍出宮,勤政愛民,政績卓著。每遇地方受災,必免稅糧,並遣使督查賑災事宜,德政深得民心。

昭安二年庚辰,帝不豫,辛巳,大漸,甲申,崩於欽安殿,年二十有七,朝臣百姓聞之,無不慟哭失聲。贊曰:“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前魏書,英帝本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