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幕府開府的訊息,在二月的下旬傳遍了整個河北,甚至於整個大魏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所有人都明白,雖然那位靖北伯還掛著河北道經略使的名頭,但還未封疆便擁有開府的權力,實際上和裂土封侯好像也沒什麼區別了這是何等的尊崇榮耀?那位年輕天子到底對他抱有多大的期待與信任?
與此同時,更多的事情也跟著傳了出來,比如在河北道幕府擔任總督的,竟然是享譽天下的大儒,前戶部尚書盧何,這位聲名在外許多年,門生故吏滿天下的老人居然自願給那位年輕的靖北伯爺打起了下手,替他總攬河北政務,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相比之下,由崔氏子弟帶頭,整個河北地方大族都有家族子弟在河北幕府任職,協助靖北伯進行改革的訊息,反而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但只有少數人看得明白,清河崔氏那毫不遮掩絕無保留的支援,意味著靖北伯顧懷接下來幾乎可以完全控制住整個河北,而不再是依靠官職與兵權強行推行政令。
訊息傳到京城,所有人都有些震驚茫然,因為從顧懷出京算起,滿打滿算也才四個月,這四個月的時間他到底做了多少事情?剛過黃河就開始了對地方官員的監察,安置了流民,打響了清理屯田的第一槍,然後馬不停蹄北上,在真定地界與遼人血戰,收復了魏遼國戰開始後的那一整片失地。
如今無數南逃的流民都在扶老攜幼的歸鄉,因為戰爭而被耽擱的春耕已經有了恢復的跡象,地方行政機構在重新組建,河北密集的官道上,哪怕是冬天,也到處可以看到一副熱鬧熙攘的景象。
在四個月前還在遼人馬蹄下掙扎的河北,如今竟然已經能清晰看到即將到來的穩定。
而隨著顧懷開府的訊息一同到達京城的,還有一份招賢令。
“今有聖上龍恩浩蕩,特旨下詔,於河北之地,開府建鄴,意在興教化,固邊防,惠萬民,共謀盛世之基。本府之主,靖北伯、河北道經略使顧懷,承天子命,秉持公心,廣開才路,特發此招賢令,遍邀天下英才,共襄盛舉。
一者,士子儒生,胸懷經綸,或困於科舉,或志在四方而未得展才之士。不論出身貴賤,但求學問淵博,德行兼備,以此教化一方,啟迪民智。
二者,技藝之士,百工之長。無論能工巧匠,精通農桑水利;亦或醫者仁心,妙手回春;乃至天文地理,術數星象,琴棋書畫,亦可於河北各展所長,造福百姓,強國富民。
三者,心懷家國,勇武之士。民間但有壯士,願保家衛國,不問出身,皆可入河北,共守疆土,護佑萬民。”
很明顯,這份招賢令不僅面對河北,還面對整個大魏,頗有些與朝廷搶人才的味道,顧懷以開府就搞這種動作,吃相未免有些難看了些。
但往實際考慮,河北要發展,確實需要人才,那裡地廣人稀,百廢待興,只是本地世家大族的子弟,根本滿足不了接下來的需要,看起來顧懷也實在是有些急眼了,才有點不要臉地跟朝廷搶人,希望能讓各行各業的人才興起一點去河北闖蕩的念頭。
當然,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地方封疆大吏有這種動作,早就被參得找不到北了,一個河北還不夠你折騰,跑來打天下英才的主意,莫非是想造反?可上摺子的畢竟是顧懷,不管朝堂百官再怎麼神情微妙出言反對,僅僅只過了一夜,內閣就已經擬好了旨意,由趙軒御筆硃批,加蓋了天子印璽,將那份招賢令一起佈告了天下。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朝廷背書,天子下詔,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了河北已經開府,有大把的官位與機遇在等著,只要有一技之長,去了說不定就能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