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是隨著人一起送到的,由廉家親衛親手交到了柳仲卿的手中。
當時,柳仲卿猶豫了一瞬,最終還是將信拆開。
“昭陽王護送之路遭遇反賊,身負重傷,糧草全數落入他人之手。雖憐憫昭陽王傷重,但百姓之憂大於天。千嶽山交代此乃叛軍,且早前已上書宰輔大人。本宮絕不信此等小人之言,故將其送到都城,交由柳宰輔處置。”
“為彌補昭陽王之過,需要準備五十萬兩白銀以作贖金,同時由南大營派兵前往支援。請柳大人迅速將銀兩送至荊州枝江縣城。太子親筆。”
看完信上所言,柳仲卿的眼眸中閃爍著陰狠和憤恨。
沒想到關鍵時刻,千嶽山竟然將他們之間的事抖露了出來。他原本想著用這件事做籌碼,讓李雲興被架空。但是現在千嶽山這份人證卻將他推向風口浪尖。
柳仲卿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
柳仲卿將這封信遞給了戚鳴,戚鳴也是滿臉疑惑接過去。
只是這信,越往下讀,就越感覺毛骨悚然。
信中,太子殿下將千嶽山所犯之事,還有荊州反賊一事都說得簡單一筆帶過。但實際上每一句話都足以將柳仲卿拉進叛國的漩渦之中。
他一邊讀,一邊看向柳仲卿,見柳仲卿依舊保持平靜,不免有些奇怪。
按理來說,如果真的像信上說的,這是柳仲卿一手策劃的計謀,他肯定會害怕惶恐不安。
“柳大人,太……太子殿下這是要治你的叛國之罪嗎?”
最初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柳仲卿和戚鳴是一樣的想法,難道太子想借千嶽山之事,在朝堂上大肆宣揚,甚至直接廢掉他這個宰輔。
畢竟他權傾朝野,是太子最大的敵對方,也是李雲興繼承皇位之路最大的阻礙。若他可以倒臺,對李雲興必定是大有裨益。
可現在,柳仲卿仔細思索之後,突然意識到,這根本不是太子的意圖。
“若是太子殿下要治我的罪,就不會把千嶽山送到柳府,讓千嶽山由本官親自處置了。”
戚鳴點頭稱讚:“柳大人睿智,是微臣愚鈍了。”
的確如此,若是要治罪,那李雲興大可將千嶽山好好拷打一番,屈打成招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將千嶽山送給柳宰輔,難道並非想與柳宰輔為敵?
想到這裡,戚鳴臉上透露出一絲興奮。
“柳大人,下官有一言,不知該不該說。”戚鳴向前雙手拱拳,認真地看著柳仲卿。
柳仲卿淡淡地掃了他一眼,道:“戚大人請講。”
戚鳴壓低聲音:“下官想太子殿下如今正是需要助力的時候,或許這也是一種示好。”
“示好?”柳仲卿眼神一動,隨即搖搖頭。
“李雲興內心何其自傲,何須示好旁人。”
若是李雲興願意示好,也不至於到現在還沒有登基。
他們兩個人,註定是敵人!
戚鳴笑得十分諂媚,“柳大人,下官覺得太子殿下這是在向你表明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