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外,破廟中。
在李雲興的安排之下,將城外散落的民眾安排到了一處村落之內,又派了醫師前往診治,這裡將成為荊州流民的暫時安置所。
廉湛也終於鬆了一口氣,之後便是將這群災民安頓下來,讓他們能夠生存下去。
只是不知道殿下要如何處理荊州水患一事。
正在想著,突然急密爽快的馬蹄聲靠近。
廉湛走了出去,正好江常也將馬匹急急停下,一個翻身下馬,動作極是麻利。
隨後江常將詔令的內容向廉湛複述了一遍。
“什麼?太子殿下竟然要開早朝!”
“廉將軍,太子知你定會不信,所以特意派卑職前來告知將軍,這是太子的旨意。”
“沒想到,太子竟然會作出如此決定,臣自愧不如。”
廉湛與李雲興頗有些惺惺相惜的,所以對李雲興的決定十分認可。
江常看了看廉湛,眼睛裡流露出濃濃的敬佩之色,拱手一禮,隨即轉身離去。
今夜註定不太平,短短几日之內發生了太多事。
先是西北大營的大將軍吳叔邈、包括指揮使張瑾瑜與秦忠義之子秦晟接連被太子所殺,隨後便是廉家軍接管了西北大營的軍權。
雖然明面上並沒有將大將軍的位置指定給某人,但李雲興的態度昭然若揭,這西北大營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再後來便是負責管理國庫的司農寺,先是兩位司農卿被太子游街示眾斬於午門,後有司農卿束騫全家自縊,以悔其罪。
今日大司農鏡學真也被李雲興所殺,整個財政大權空懸,這是在武朝建立之初都曾未有過的先例。
要知道,一個國家比軍權還要重要的,那只有財政大權。如果軍營沒有了糧餉,就會失去後援,如果國家沒有了財政支援,那整個社稷便會陷入癱瘓。
可見,如今太子的舉措,在武朝史書上必然會留下濃厚的一筆。
這下,就連一向自視甚高的柳仲卿都不敢安睡。
卯時收到太子後日要開朝議事的訊息後,大鴻臚丞戚鳴也造訪,此時天還未大亮。
戚鳴神色匆匆,“宰輔大人,此事您要如何處置?”
“你可是有什麼想法?”雖然對方沒有明說,但柳宰輔也能看出對方是有備而來。
“在下以為,不如趁此機會,我們聯手百官罷朝。那李雲興擺明了是要拿荊州的事向我們興師問罪,若是去了反倒給了他耀武揚威的機會。”
“不如以太子罔顧法治為名,百官罷朝,讓他這出戏無人來看!”
柳仲卿只是聽著,卻沒有表態。
“宰輔大人,您可是有其他高見?”
最終柳仲卿點了點頭,“既然是出戏,我們就更應該要陪他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