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光又徵集了數萬民夫幫助他的軍隊築建土城。
陽都城外一片繁忙景象。十幾萬人人頭攢動,日夜不停。陽都城外的民房都被拆除,當做建築土城的材料,源源不斷的運了過來。
杜康橋見土城建造的差不多了,自己挑選的那些用來攻城的春秋幫眾也都訓練的差不多了,就和吳紹光商議攻城。
鳳青鸞考察了陽都城的地形以後,並沒有發現能夠攻城的有利因素。
在嚮導的帶領下,他繼續往北檢視。嚮導是當地人,對他說道:“陽都城北四十里,有一條大河,洶湧東流!”
聽嚮導如此一說,他心裡充滿好奇。跟著嚮導往城北而去。
走了有三十餘里,聽到水聲轟轟,氣勢非凡。嚮導低聲對他說道:“將軍,前面就是濁水河了!”
鳳青鸞有些好奇,問道:“為啥叫濁水河?”
嚮導答道:“濁水河一路東來,氣勢磅礴,夾雜著許多泥沙,所以叫濁水河!”
說話之間,兩人到了濁水河畔,只見濁水河大堤高達數十丈。他們爬上大堤,只見濁流滾滾,浪花咆哮,奔湧向前。
他轉過身看去,只見身後層巒疊嶂,陽都城在群山環抱之中。
他問嚮導道:“陽都城在群山環抱之中,為何護城河的水深不見底,哪裡來的如此多的水?”
嚮導答道:“別看陽都城在群山環抱之中,可是它的地勢是最窪的地方,相當於盆底!”
鳳青鸞接著又問道:“既然陽都城在盆底的位置,那麼到了大雨滂沱的時節山上的雨水豈不是都流到陽都城裡,陽都城豈不是變成水鄉澤國!”
“將軍有所不知!”嚮導答道:“我們陽都城的護城河據說連著地下河,無論再多的水都能順著地下河流到低窪的地方,所以陽都城裡從來都沒有水患!”
鳳青鸞聽嚮導如此說,又仔細檢視了大堤,大堤是黃土夯就,堅固異常。
鳳青鸞看罷濁水河,回到陽都城外。杜康橋已經和吳紹光商議停當,在今晚,趁著夜色攻城。
杜康橋告訴鳳青鸞,吳紹光的軍士只有五天的軍糧,若是五天之內,攻不下陽都城,軍隊只能撤兵。
鳳青鸞低聲對杜康橋說道:“杜大哥,我有個主意,可否一用?”
杜康橋聽他如此說,趕緊問道:“幫主,你有什麼好主意?”
鳳青鸞說道:“這幾天,我一直在考察陽都城周圍的地形,這裡據濁水河四十里,若是掘開濁水河大堤,奔湧的濁水必然會淹沒陽都城!”
杜康橋笑道:“幫主,你這是說笑話了,濁水河離這裡四十多里,我們扒開大堤,誰知道這濁水能流向哪裡!今晚我帶領弟兄們攻城,你在城下觀陣!”
鳳青鸞知道杜康橋不相信自己所說。只好說道:“杜大哥,陽都城牆高大堅固,你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