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趁著馬伕不注意將馬伕打暈,捆綁在馬車後箱,又假扮成馬伕回到車上,先將黃少蘭的丫鬟勒死,後將黃少蘭先奸後殺,又給昏迷的馬伕致命一擊,最後將三人拋屍安明巷的河溝,直至兩天後被人發現。
但方主事作為一個資深的辦案人員,知道這其中是有很多疑點的。
郭北自稱沒有同夥,但他一個沒有武藝在身的尋常人,如何能獨自做下如此大案,連殺三人,還要冒著大雨進行拋屍。
武宣王妃府上侍衛眾多,派一個有武藝的去做豈不是更為保險。
黃少蘭又為什麼要在已經宵禁的夜半三更駕車出行,去的還是人跡稀少的安明巷,她要見的那個人是誰?
但這些都很難查,因為那晚的雨實在太大,沖刷掉了痕跡,實在不能確認第一案發現場到底是哪裡。
所有的知情人除了郭北都已喪命。
若是想要御史大夫和宣王妃敵對,也不合理。
因為御史大夫本來就與宣王妃不合,將黃少蘭死亡的鍋蓋到宣王妃的背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更何況除了作假,他們也並不能找到宣王妃本人和這兩起案件有關的證據。
範大人之前計劃的的汙衊和屈打成招,是聖上的一步棋?還是某些人的嫁禍?又或許只是為了儘早結案的懶政?
是郭相?是範大人?是高廷尉?是鎮國大將軍?
還有他的上司褚大人、以及遠在西北的新金都有可能。
方主事只能確定此事他自己沒有參與,除此之外,朝中大大小小都有可能,又或者本來就是多方角力的結果。
簡直腦殼大,方主事深吸了一口氣,覺得自己需要一點精神安慰。
他悄悄的環顧四周,從懷裡掏出一份手書。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這是題在《柯公案》首頁上的幾句,柯公乃是當世名臣,他鐵面無私、英明決斷、敢於挑替百姓申不平,有“柯青天”及“柯公”之稱,魏國尚存之時,曾官至監察御史。
魏國破滅後,老秦皇曾親自去柯公住所拜訪,可惜柯公已經攜家小遠行,不知去向。
往後再無柯公的訊息,世上徒留一本編纂精美的《柯公案》、數篇屍檢的集錄和幾首柯公的詩詞。
反覆誦讀柯公的這幾句名言警句,受到激勵的方主事覺得自己又活過來了,還能再看幾篇案首。
柯公,是他的榜樣,是他的偶像,給予他無窮的動力。
也罷,他一個六品小官,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