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圖緩緩道:“天下士族皆歸袁氏,天下寒門皆歸郭氏。”
逢紀慷慨陳詞,“士農工商,古已有之。如今郭翼不論出身、不論別類,一視同仁。是亂倫之舉,必遭天譴!”
郭圖訓斥道:“一派胡言!昨日得到訊息,冀州近二十萬流民往幷州去了。郭翼命他們去開墾太原,另立新城。不消三五年,郭翼便可東出太行,冀州無險可守!必敗無疑!”
如今袁紹還只是一個渤海郡太守。要仰人鼻息,看韓馥臉色。他自然是心懷不滿,想要拿下冀州,只是苦於沒有機會。但他已然將冀州視為己有,自然不會準其他人染指。
“既如此,我軍該如何決斷?”
郭圖道:“主公亦昭告天下,廣納賢才。憑主公的聲望,必然群賢畢至!”
不日,袁紹釋出求賢令,表示廣納天下賢才,為大漢江山和天下的安寧共同努力。順便也罵了郭翼一通,說他有違人倫,必遭天譴!
果然,天下士族紛紛向袁紹靠攏,以期對抗郭翼。至於是因為袁紹名望高,還是攤丁入畝危及利害,就不得而知了。
朝歌,近三千人來參加這次大考。郭翼登上高樓,眺望著考場,看著這麼多有才學的人絞盡腦汁,只為了自己手中的一個職位。頗為理解唐太宗的那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豪邁之情。
經過三天的考試,三個部長職位招滿,下級官吏則依然有一半的空缺。
教育部長名為李信言,從這三個字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出身卑賤,是給人餵牛的。全靠放牛時躲在學堂外聽課自學。今年二十有六,已經娶妻生子,卻飢寒交迫,沒處謀前程。
商務部長範權,是範新的堂兄,今年二十三。單論經商的才幹,他尤在範新之上。自範新追隨郭翼以來,范家的生意就是他在經營。早幾年郭翼能夠不缺錢,他功勞不小。
婦女部長,居然是楊玉。郭翼也是看到了錄取名單才知道她居然跑去參考了!但既然考上了,那就走馬上任。
行政部門基本齊活了,郭翼便改革了高層建築。設立內閣,由範新擔任首輔,直接對郭翼負責。各部門則一律為執行機構,負責執行內閣的命令。但內閣下發的命令,必須全部有郭翼的簽章,執行部門只認章子不認人。
沒有簽章,執行部門無法從財政部申請款項,而財政部、防務部兩個核心機關,直接聽命於郭翼。防務部長由龍一擔任,而財政部長由郭翼親自兼任。
簡單來說。公務的流程是,行政部門提交方案,內閣審議,提交君主簽章,內閣將簽章檔案下發行政部門執行,行政部門則持簽章向財政部申請資金。
由於郭翼身兼財政部長,故此政令形成了閉環。不管是內閣,還是行政部門,所有的決策,都會由他來直接決定!
合理的組織架構,高效的管理模式,很快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十二月一日,脫離大戶的、外地遷徙來的戶口,新增一十八萬戶。增加了如此多的人口,勞動力也充分了。太原城的建造開始推行,城址選在晉陽城東北部的峽谷中,橫跨在汾水之上,與現代太原城的地址相同。
是日,趙雲送來一封急報。南匈奴單于答應會盟之事,願在十二月二十日,在南單于庭舉行會盟儀式。要求郭翼按照約定的,只能去兩個人。
出發前,郭翼將自己的簽章,交給蔡琰。隨後便和顏華一起出發。
沿著黃河北上,盡是滿目蒼夷。這些匈奴人根本不懂治理國家,這幾個郡被他們糟蹋的支離破碎,民不聊生。聽說郭翼來了,百姓夾道歡迎,紛紛詢問他是否會派軍剿滅匈奴。
抵達西河府,便由匈奴派來的護衛隊,護送他們前往南單于庭。一路上倒也還算太平,沒有出現刺殺之類的意外情況。
不過這些護衛隊,對顏華垂涎三尺。顏華低聲說:“他們幾個的眼睛,我來挖。”
“隨你。”顏華已經很久沒有痛痛快快的殺過人了。主要郭翼實力強了,打仗用不著行刺,她沒有多少用武之地。
十八日,郭翼抵達南單于庭,住在驛館裡。當晚,單于便送來了幾個匈奴美女。但這些個美女,與顏華比起來,差了十幾條街。難得有兩人獨處的機會,自然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些庸脂俗粉身上。
二十日,會盟如期舉行。單于、左賢王、右賢王等都在座次。按照原來的歷史,南匈奴在188年左右發生過一起叛亂,當時左賢王於扶羅得漢靈帝的命令,去冀州中山國討伐張純等人的叛亂。南單于內部空虛,導致單于被殺,於扶羅便逗留在河東郡,自稱單于。在董卓遷都時,攻入雒陽,將蔡琰等人劫掠至匈奴地界。
但郭翼的出現,使歷史出現了偏差。張純等人的叛亂沒有掀起什麼風浪,就被中山國隔壁的常山國給擺平了。趙雲帶著常山兵,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張純的腦袋給砍了。以至於這檔子事只不過是冀州刺史年終彙報上的一句話而已。
於扶羅沒有離開,南匈奴內部也就相對穩定。同時也更加難以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