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招招手,“好,既然魏郡已經歸還,那諸位便可放心了。”
眾諸侯也不好再多說什麼,既然糧草問題解決了,那就再觀望一段時間。曹操則離開盟軍,帶著夏侯惇去徵兵了。
第二日,盟軍就得到訊息,郭翼與韓馥約為兄弟,互不攻伐。袁紹大喜,得意道:“如此,董卓指日可破也!”
郭圖進言道:“主公不可冒進。郭子鴻歸還魏郡,又與董卓決裂,正是為了讓我等與董卓決戰,他好漁翁得利也!”
“你有何計策?”
郭圖道:“不如就按兵不動。河內乃是雒陽心腹之地。董卓必然先取河內,這時候我們再見機行事,主公可一戰得勝!”
“好!傳令各部,暫且按兵不動。”
朝歌,郭翼看完偵察兵的報告,衝範新道:“這幫東西等著董卓先打我呢!”
範新道:“隨他去,我們也等。”
外頭冰天雪地,積雪厚度超過一尺,這種環境下也打不出什麼仗。古代最牛叉的部隊是騎兵,這麼大冷天的,人的鼻子都被凍掉了,馬匹也難以行走。休戰是最好的辦法。
不成想,這一等,居然就等到了二月份。近三個月的時間各方都是偃旗息鼓,沒什麼動靜。河洛一帶的春天要來的稍遲一些,至少要到三月底氣溫才會開始回暖。
但這段時間,百姓已經開始為迎接春天而操勞起來。首先是準備谷種,從篩選出優質谷種,再到合理的讓谷種發芽,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流程,快則十天,慢則半個月。然後便是修葺農具,再到各家安置牛馬耕種。
雖然還是白雪皚皚,大街小巷卻已經是人聲鼎沸,農忙時節就要到了。
雒陽,相國府。
董卓召集百官,提出了一條建議——遷都!
跟山東諸侯耗了幾個月,對方並沒有退兵和衰敗的跡象,反倒是自己這邊內部問題很嚴重,這些大漢忠臣對他都是陽奉陰違,有裡應外合的跡象。那日郭翼逃竄,雖然也是董卓自己防備鬆懈,但那些幫郭翼忙的高官董卓心裡還是基本有數的。
李儒找了一首童謠,東邊一個漢,西邊一個漢。靠這套說辭給董卓遷都找法理上的藉口。遷都對百官和朝廷的威望是個沉重的打擊,董卓的權威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再者也能避開山東諸侯的鋒芒,拉開戰略空間。
太尉黃琬、司空楊彪立刻表態反對,遷都是國家大事,而且勢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不可估量的物質損失。
董卓眉頭一挑,立刻當場宣佈黃琬、楊彪被免職。城門校尉伍瓊等幾個官員依然表示反對。董卓立刻下令以通敵為由,將他們全部處死!就拉到相國府院子裡砍頭!
死者的咒罵與慘叫聲嚇得一眾官員噤若寒蟬,顫抖著身體不敢抬頭看董卓一眼。
董卓環視眾人一圈,居高臨下的問道:“諸位大臣可有何異議?”
眾人不敢再有言語。董卓撫掌大笑,冷聲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遷都之事就這麼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