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郡平定的訊息迅速傳到了皇甫嵩的軍營。
皇甫嵩召集諸將,舉行軍士會議。
“平西將軍已經取得隴西郡,希望我軍能儘快攻克上郭,好前後夾擊,剿滅王國軍。諸位意下如何?”
眾將不語,唯有孫堅站出來,慷慨激昂道:“此乃破賊良機,將軍不可遲疑!”
董卓冷笑一聲,質詢道:“我們圍城數月也無法破城。孫將軍可有破城良策?”
孫堅胸有成竹的說:“今日不同往日。如今叛軍後路已斷,若不棄城突圍,必死之地也。我軍只需後撤幾里地,引誘叛軍出城即可。”
“此計甚妙。”皇甫嵩點頭稱是,雖然也顧及到郭翼是否裂土稱王的可能性,但自己是奉命討賊,不敢不盡職盡責。先剿滅叛軍,再來處理內部問題。
“傳令三軍,往南後撤五里。”
董卓等人回到大帳,也舉行了簡單的軍事會議,主要討論點是如何應付本次撤退。
李儒獻策道:“可由我軍斷後,如此一來,只要叛軍出城,我軍立即追擊,則大功可成。”
董卓點點頭,這的確是個好辦法。想了想,又問道:“依你看,郭翼可會裂土稱王?”
“不會。”李儒斬釘截鐵道:“郭翼此人愛惜羽毛,雖有放蕩之舉,卻處處顧及名士名聲。他所到之地,攻必克,戰必勝,卻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英雄之志也。西涼之地,非英雄用武之地,郭翼不會逗留此地。”
“不然。”一旁站出來一個文士,緩聲道:“郭翼招降三縣,卻把縣令的正妻納入房中逍遙,此人之前種種不過裝腔作勢罷了,一朝得志便原形畢露。”
李儒反駁道:“王中主動獻妻,不足為憑。”
“非也。”文士反駁道:“若非郭翼要求,王中豈會將正妻相送?”
董卓冷哼一聲,不屑道:“郭翼是主將,他想要睡個女人,那還不是天經地義。王中自然該銘感五內,理所應當,理所應當。”
眾將臉色都變了變,這可不對勁啊。董卓最是貪財好色,但對他們還算客氣,一般都是大加封賞,女人也都無所冒犯。今天這話的意思,是他董卓也想試試部下的女人啊。
李儒敏感的意識到了這點,急忙打圓場說:“郭翼畢竟年少氣盛,新降三縣多有不臣者,此乃降服人心之舉,權宜之計也。”
文士還想說什麼,被董卓打斷了,“好了。既然郭翼沒有割據之意,那就無需多想。”
李儒問道:“主公該如何安置西涼之地?”
西涼是董卓起家的地方,在座諸將也都是本地人。從感情上講,他們自然是傾向於在西涼生根發芽。
但董卓和李儒都很清楚,西涼軍想要搞一番作為,就必須入關,否則永遠只能仰人鼻息。郭翼的出現更加劇了這種情緒,關中並不都只是浪得虛名的名門望族,也有能征戰天下的英雄豪傑。
董卓掃過諸將,沉聲道:“我們來此是為討賊,當然是立下大功,謀取前程。”
會議結束,諸將紛紛回營著手撤退事宜。張濟叔侄倆找到一個文士,此人四十多歲,刀削般的臉,眼神如禿鷲一般,在董卓帳下,他只是眾多謀士之一,不被重視。但在張濟的眼裡,此人非同小可。
“文和先生,可有救命之計告知在下?”
這位文和先生,就是賈詡。他少有美名,有計略。只是此人用計太狠,凡事做得過火,董卓故而不喜。
賈詡故作驚訝,問道:“將軍步步高昇,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