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達成這個前提,需要漢室傾頹!而導致漢室傾頹這個事情,不能由他郭翼來做!
就算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前提也是天子無所依靠!在董卓、李傕等人禍亂朝綱之前,漢朝的體制還在,漢臣的向心力還在。就算郭翼拿下大將軍之位,以天子名義征討四方,那最後也就是一個功臣名將,想要篡位難度太大。
要知道,就連歷史上曹操晚年幾乎完全架空漢朝皇帝的情況下,也遭遇了數次政變,直到曹丕採納九品中正制才實現稱帝的野心。
決不能採納九品中正制!這是郭翼的建國理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他是要推行科舉制的。不可能拿國家前途和世家大族做交易!
總結下來就一條:看戲看到獻帝出逃!
兩人見郭翼不置可否,也沉思了起來。他們的建議的確是最恰當的解決方案,可未必是郭翼的政治理想。
良久,楊博決定先探明口風,問道:“將軍志在何方?還望明示!我等也好為將軍出謀劃策。”
郭翼想了想,心念一動,緩聲道:“若無犬戎,豈有桓公?”
楊博二人愣住了,沒聽明白。腦子裡飛快的搜尋各種歷史資料,想要找出這個典故。楊博畢竟世家子弟,讀的書多,很快就在腦子裡翻到了《史記》,頓時大驚失色。
稍後,張廷也想到了,但卻是喜笑顏開。奉承了一句,“將軍果真是飽讀詩書,博古通今。既如此,此事需從長計議,不可急於一時。”
楊博的手攥著拳頭,似乎是在發抖,嘴唇顫抖著,猶豫著是不是要開口明說。
郭翼看著他,道:“但說無妨,我豈會因言罪人?”
楊博立刻大聲說:“匈奴殘暴不仁,聯結匈奴,乃亡天下之舉,必將遺臭萬年,萬不可為!”
“非也!”張廷暗笑楊博迂腐,自信滿滿的說:“我們只需坐山觀虎鬥。待到皇上蒙塵之時,再以靖難之名起兵,則天下可定!”
楊博斥駁道:“稍有差池,則關中淪陷!”
“楊大人。”郭翼決定自己來說明,問道:“一間房子破了,到處漏雨,連房梁都腐朽不堪,只剩下幾根柱子還能使用。若是你,該如何?”
此事事關重大,楊博不敢輕易開口。弘農楊氏世食漢祿,自然對漢朝有著極高的向心力,能擁戴漢室的情況下,楊家不會選其他的道路。
這正是楊博糾結的地方,從忠義的角度來講,這房子破了,應該修理好。從現實的角度考慮,另外建新房子才合理。
郭翼本來不想多費口舌,但楊博的確是個人才,處理內政方面是一把好手。雖然自己有範新在了,這類人才依然是越多越好。想要讓楊博效忠,首先就得確保他與自己的價值觀是一致的。
良久,楊博緩緩的說:“當然另建新房。造房子可不是賣房子,房主還是一樣的。”
“嗯,我正是此意。”郭翼暗想,看來這幫名門望族都是向著漢室的。也罷,自己也不介意學學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