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龍戰野> 第八十一章、從遺存到天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一章、從遺存到天隙 (1 / 2)

回顧文明的起源,可以將過往粗略地劃分為傳說時代和信史時代兩個階段。那麼這兩個階段的變更點何在呢?因為有《詩經》,有《尚書》,有《春秋三傳》中對古史的引述,再加上司馬遷的《史記》,即便再保守的漢儒,也會上溯到夏後之世——頭腦精奇的更連三皇五帝都深信不疑。

在張祿穿越來的那個時空,信史時代曾經倒退到東周,要等殷墟甲骨卜辭出來以後,才能推至中商,此前都是傳說,沒有確切的證據——主要是文字方面的證據,學者相信在中商之前,中華文明就已經產生了,但因為找不到當時的文字,誰敢拍胸脯說必然有夏,甚至堯舜禹三代呢?

但是這個時空卻有所不同,西王母、東王公成仙於一萬五千多年前,這親歷者還活著——雖然是以另外一種形態存活著——你就不能說他們那會兒不算信史時代。只是就張祿所知,那時候是基本上沒有文字的,或者說沒有成熟的文字,只存在著一些簡單契刻而已。就好比他在古仙遺存中所見到的這些契刻。

這些簡單的刻劃不成體系,也無法倒推出當時的語言系統,就如同當日他向安期生請教古仙之事,對方說古仙時代並無語法,卻有傳承。張祿當時就迷糊啊,既然沒有語法,光是一些符號,那傳承又是怎麼傳留下來,進而能被後世之仙所解讀破譯的?

如今他終於明白了,這些刻劃本身難以索解,更似乎什麼都表示不了,但甫一凝神觀望,便有無窮的意念透入腦海。他不禁想起了後世禪宗的一句妙語:“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每一道刻劃中都蘊含著強大而豐富的意念,將古仙的修法直接傳入後人心中——大概東王公、西王母之所以能夠無師自通,復原了部分仙道傳承,就是靠著這些意念吧。當然啦,他們要登上天界以後,才能接觸到此地的古仙遺存,修道之初,大概是接觸到了某些地上世界的遺存。

洞壁上的刻劃並不太多,張祿粗粗一瞥,也就二、三十處而已,大多象自己初見到的這個“一”字一般,也就簡單的一兩道,偶爾會有聚合在一起的三道以上刻劃,最多也就四道而已。每處刻劃都彷彿一部古書——或者更準確點兒來說,是修法秘籍——但凝神細觀,便可探知到其中精要。

當然啦,若是一個凡人到此,估計直接就被洶湧而來的意念給衝蒙了,而且很難得其究竟。就好比拿一本兒《高等代數》給某位古代儒士看,裡面的文字大多認得,連起來就徹底的莫名所以,更別說還有那麼多根本瞧不懂的數學符號了……

張祿腦袋裡突然冒出一個詞兒來——無字天書。

無字天書中記載的是修道之法,因為張祿修行有成,已成仙道,所以才能看得懂其中一二,不至於茫然毫無頭緒。但他也不過剛剛掌握了初等代數的初中生而已,想要很快讀懂《高等代數》,實非易與之事。估計東王公、西王母他們在凡間所接觸到的古仙遺存,只是些小學算術和初中初等代數的內容吧,要等得了崑崙,才終於翻開《高等代數》的書頁。

張祿雖是初登天界,但他在裴玄仁、安期生等人的苦心教授、栽培下,基礎搭得比較紮實,又有後世知識做補足,能夠從全新的角度去詮釋修法。所以他估摸著,自己能夠讀懂崑崙遺存的十之一二,其他仙人最多也就能夠搞明白十之四五而已。沒誰能把這些傳承徹底嚼透,所以西王母才會牢牢霸著崑崙,每次只給一柱香的時間揣摩,群仙也才會排著隊來請求觀覽吧。

其實倘若匯聚群仙,一起來搞研究,未必不能挖掘出更多東西來。但一來這天鳳世界的兩位老仙兒敝帚自珍,輕易不肯示人——你以為是個仙人就能跑來觀看的嗎?就連玉帝他們都只放進去了一回,別的仙人更可想而知了。張祿還是沾了應讖滅祟的光,才能在玉帝張堅介紹下跑來瞧上一柱香的時間。

還有第二點,就是群仙都缺乏進取之心,覺得天上世界逍遙無礙,於此足矣,所以就連兩位主人也沒有見天兒過來搞研究。

張祿不禁慨嘆,這古仙遺存被這票今仙得著,還真是明珠投暗哪……

他一處一處刻劃瞧過去,無數意念湧入腦海,但留存下來的也僅僅十之一二而已。假以時日,用心揣摩,或有所得,不過這一時半刻的,恐怕還理解不了。至於剩下那十之八九……除非等他學有所成後再進來瞧一遍,否則根本就存不住,直接就從腦袋裡穿過去了。

等到所有刻劃都瞧完,再瞥一眼手中燃香,已經所剩無幾了——西王母還真是掐著點兒放人啊,真正可惡!

在那些意念當中,大多相關修法,也有一些古仙的影象,就跟張祿當日在天柱山遺存中所見的差相彷彿。但是並沒有蛇身巨神破天招引隕石那段,也沒有大群恐龍四處逃躥……劉累學得那招,大概有其獨特的來源吧,並非在崑崙中所見。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即張祿所得這十之一二,並非劉累所得的十之一二,根據秉賦、素質的不同,不同的仙人當有各自不同的感悟。所以那招才僅僅劉累學到,別的仙人,哪怕西王母、東王公都不見得會用吧。

張祿輕嘆一聲,就打算轉頭離開——終究是別人的東西,答應讓你瞧瞧就很難得了,難道還真賴著不走嗎?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他眼角餘光偶爾掃過一處角落,瞥見了一處凹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